返回

第六章 硬通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章 硬通货 (第2/3页)

   他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让魏忠贤回家养老,又或者是关进诏狱里审讯什么的。

    这位九千岁有实力有势力还不乏野心,李云泽不愿意给他任何一丝能够翻盘的机会。

    压下心头的恶心感,拿起御案上的圣旨扔给了骆养性“去做事。”

    单单是清理了魏忠贤还不够,他的党羽也要一扫而空,这才能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损失与动荡。

    紫禁城外面有骆思恭带着锦衣卫做事,紫禁城内部的则是由骆养性来做。

    等到王承恩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已经顺利接手了御马监,李云泽就知道大局已定。

    剩下的,就是后续扫尾的工作了。

    这一夜,整个京城都在颤栗与不安之中渡过。

    等到了第二天,焦急等待消息的百官勋贵们,才算是得到了确切的讯息。

    那个已显昏君之像的新皇帝,居然默不作声的动手,一夜之间就搬倒了九千岁!

    一时之间,阉党众人如丧考妣,被打压的东林党却是欢呼雀跃,高呼圣君在世。

    他们甚至发动了数百名太学生去紫禁城请愿,请求皇帝一定要严惩阉党。

    这就是东林党的一个重要特点,将自己包装的非常正面,处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做事,那就是无往而不利。

    大明各地的读书人,要么是已经加入东林党,要么是被这个时代的网红东林党所影响,有意无意的都站在他们这边。

    掌握着舆论的东林党,影响力非常大。

    全城都在风起云涌的时候,李云泽正在发火。

    他很清楚的知道,想要把掉进烂泥地里的大明被打捞起来,单单是有名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利。

    单纯凭借皇帝的名义,就能说什么就办到什么的话,那大明也不会亡了。

    天灾来的时候,得有钱粮来赈灾。

    兵马打仗的时候,得有钱粮喂养与奖赏。

    收拢人心为自己做事需要钱粮,做工程搞建设也需要钱粮。

    没有钱粮只有名头,那自挂东南枝的朱由检,就是最为生动的注解。

    干掉魏忠贤之后,李云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王承恩赶紧的去检查内帑。

    不查不知道,一查之下气的他心脏病都要出来了。

    内帑之中居然只剩下了几万两的银子。

    “我踏马的小可爱!”看着空空如也的内帑,李云泽脑门上冒火“钱呢?!”

    一年几百万两的收入,哪去了。

    负责内帑的太监们,早已经是被吓的瑟瑟发抖。

    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就把锅甩在了九千岁的身上“都被魏公公取走了。”

    史书上说,查抄魏忠贤的时候,抄出了上千万两的家产,倒也说的过去。

    可李云泽不是朱由检,他知道的事情远比朱由检多的多。

    伸手指着那些负责内帑的太监们,嘱咐王承恩“你带着东厂和锦衣卫的人马,去抄他们的家底。”

    看守银库的偷银子,在这个时代里那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紫禁城里,看守内帑已经是公认的肥差,需要上下打点各方孝敬花费无数才能进来。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李云泽是不相信这些太监们花光积蓄甚至借钱来打点进入内帑,是为了尽忠职守为皇帝看守好小金库。

    看着王承恩带人拖着那些哭喊求饶的太监们出去审问,李云泽心头想着的却是曹化淳。

    “东厂提督曹化淳曹公公办事,啧啧~~~”

    做这种事情,还是由曹化淳出面最好,毫无疑问的名场面。

    只可惜调曹公公回京的信使出发没多久,等曹化淳回来哪怕快马加鞭也至少得是半个月之后。

    李云泽实在是等不了那么久了。

    从审问上来说,东厂与锦衣卫那都是专业级别的。

    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就从那些看守内帑的太监们家中,查抄出来了上百万两的现银,这还不包括田地古董字画家宅等等。

    对于这些偷油的老鼠,李云泽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