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豆蔻年华小郭襄 施奇计阔出死军营 遵遗嘱张柔掌帅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豆蔻年华小郭襄 施奇计阔出死军营 遵遗嘱张柔掌帅印 (第2/3页)

。一日工夫,就赶到房州附近。郭靖把马匹寄存在一农家里,然后选择一个僻静的地方,用过干粮,静待天黑。

    夜幕降临,郭靖换上夜行衣,悄悄地潜入蒙古军营。郭靖对蒙古军队的编制、旗号都十分了解,轻而易举地避过哨卡,摸近了主帅营帐。

    蒙古军主帅的营帐灯火通明,知道蒙古将领正在议事,不敢轻举妄动,只好变换藏身之地,来注视着主帅营帐的动静,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见蒙古将领纷纷走出帐篷,知道蒙古将领议事完毕。

    静候了片刻,躲过了岗哨,偷偷地潜到帐篷外,展开游虎爬墙之功,轻轻地爬到帐篷顶部,俯身往下看,只见一个主帅模样的还和几个人在商量着什么。这个主帅阔出是郭靖故人之子,依稀熟悉,以前在大漠时曾见过,想不到几十年不见,已长大成人。

    与主帅阔出在一起商量的是一个身着红衣的藏僧,那晚纵火偷袭襄阳的那个藏边五魔逃出来的那个人,也侍候在旁边,对这个藏僧十分恭谨。郭靖猜测这个红衣藏僧肯定就是藏边五魔的师父。听见他与主帅谈话,声音粗豪,语气狂妄,倨傲异常。郭靖听见他说:

    “该死的郭靖,把我的徒儿劫去。我明天就赶到襄阳去,把我那三个徒儿救出来,顺便把郭靖和周伯通解决掉。”

    阔出闻言,急忙阻止道:

    “现在的襄阳城。奇人异士颇多,您不必多生枝节。大师只要干掉郭靖,树倒猢狲散,襄阳城就唾手而得了。”

    说完端起一杯酒,敬向那个红衣喇嘛。这个红衣喇嘛也不客气,大刺刺地伸手接过,一饮而尽。说道:

    “王爷尽可放心,对付一个徒有虚名的人,对老僧来说,只不过是牛刀小试。”

    说完,带着自己的徒儿,大摇大摆地走出营帐。

    郭靖心想,阔出也邀请了奇人异士,武功深不可测,自己孤身一人犯险,不宜轻举妄动。决定等他们都熟睡了,再下手不迟。他凝神观看那位统帅,见他拿出一本书来,在灯下观看。禁不住在心里骂道:我原本顾念故人之情,不想取你性命,只想略微惩戒你,谁知你却派人去襄阳暗杀我,烧我府第。你不仁在先,也怨不得我了。

    念及于此,更无犹豫,拔出随身携带的匕首,轻轻一划,帅帐顶部出现一个人形大的破洞,郭靖从中一跃而下。

    郭靖人未着地,只听见一个外地粗豪的口音嘎嘎嘎地笑道:

    “主帅料得不错,果然会有刺客来行刺。”

    一股劲风已掠向郭靖面门。郭靖久经对阵,一点都不慌张,双手同时使出一招“降龙十八掌”,左掌“见龙在田”迎敌,右掌使出“亢龙有悔”,拍向阔出,结结实实地打在阔出胸前。阔出中掌,“噔、噔、噔”连退三步,一口鲜血从口中激射而出。

    郭靖见一招得手,借着对方的掌力,又从破洞中翻了出来。突然,帐外灯火通明,万箭齐发,郭靖随手撕下一块帐篷布,周身一抖,箭矢纷纷反射回去。郭靖的双脚在帐篷上一点,借力又跃上旁边一座帐篷,几个腾跃,已在数丈之外。然而帐篷顶上也有三四个追敌,紧追不止,地面上的部队也是呼喊着追来。

    郭靖不断地腾跳纵跃,正自思考往哪个方向脱身。突然,只见北方敌营燃起了大火。郭靖知道,这个北方营帐一般是押运粮草的地方。这个地方起火,蒙古兵就不能不去救的。果然,跃过了数十个帐篷后,追敌逐渐减少。郭靖乘机跃下平地来,躲过几个岗哨,就能行走自如了。

    郭靖几个腾跃,顺着原路返回。他登上一座小山坡,望见蒙古兵营仍在激战。心想:肯定也有中原武林志士在放火焚烧蒙古兵的粮草,现在遭到围击,如果见死不救,于心不忍。主意已定,又悄悄地潜回蒙古军营。在一个僻静处,抓住一个蒙古兵,点了他的穴道,剥了他的衣服,丢在一边。然后自己穿上蒙古军服,提着长矛,往火光处冲去。

    来到近前,果然看见一个身穿夜行衣的娇小身影被蒙古兵围在垓心,左冲右突,急思突围。郭靖迫近一看,这个刺客的掌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