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捡到宝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章 捡到宝了 (第2/3页)

怎么说来着,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这句话又是谁说的?”

    李悦眼前一亮,立刻抄在纸上。

    “我也不知道,碰巧看到的。“

    方言打了个哈哈,“所以我不想从苦难和伤痕中反思,寻找到让人向前看的力量。”

    “小方同志,你今年多大了?”

    李清泉上下打量着他这张年轻的面孔。

    “19岁。”方言回道。

    这孩子才十九?!

    李清泉、王朦等人面面相觑,王洁更是瞪大眼睛,怎么比我小7岁,人却这么老成呢!

    “看的书不少,高中毕业吧?”

    李悦忍不住插了一嘴。

    “刚毕业,我就下乡了。”

    方言把饭缸子的水一饮而尽。

    “下乡的日子苦不苦?”

    王朦好奇不已,“像你这个年纪的知青,有不少受不了下乡的苦,受不了委屈,都想呐喊,都想发泄,你就没想过吗?”

    “当然想过。”

    方言摇了摇头,“不过我一反思,确实苦,但主要是对未来绝望,觉得一辈子都要呆在农村,再也回不去了,不过现在我们能返城,倒是农民,就没有这种机会,这辈子可能都要留在农村,他们的苦又找谁倾诉呢?”

    “嘶!!”

    满堂哗然,甚至周雁茹放下吃饭的筷子。

    小小的年纪,就有这样的觉悟?

    难道他真的是天才!

    “这么一想,我倒觉得下乡也并不坏,至少我知道了农村是真的苦,农民是真的难。”

    方言心里盘算着这样的回答妥不妥当。

    毕竟盯上了《燕京文艺》的合同工呢!

    “所以啊,你能回一趟燕京也不容易,就趁这个机会,在燕京多呆几天吧。”

    周雁茹善解人意,眼神充满慈爱。

    “没错。”

    王朦也听懂了她的意思,“你这篇稿子改好了不算完,还要进入终审,这段时间,你得留在燕京,说不定还有一些地方要改。”

    “没问题。”

    方言笑道:“我正好想回家一趟。”

    “你是燕京本地人,就不用我们给你安排了,想逛景点就逛景点,想回家就回家,总之,就在燕京好好玩一玩吧。”

    李清泉说话温和,“不用着急回陕北,到时候我们会给你开介绍信,给你买车票。”

    周雁茹又叮嘱了一句,中午可以来食堂,《燕京文艺》管饭,晚饭就得自己想办法。

    好在,每天有2块钱补贴!

    方言求之不得,多呆一天,就多赚一天。

    而且正中下怀,正琢磨才惊四座以后,该怎么跟《燕京文艺》编辑部拉近关系,趁势拿下合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