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忙碌的列车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3忙碌的列车上 (第3/3页)

是戈林带着一脸的不愿意相信的表情,暂时选择相信了李乐的判断。

    “好吧,姑且就算英国人不会投降。可我们的力量足以碾压他们了。”退了一步,戈林依旧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手下们,能够打赢不列颠空战。

    “我掌握的情报,可不像你说的这么乐观。”李乐既然已经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自然也就继续用了下去,他看着戈林,说起了自己知道的事情。

    “英国人正在服役一种和me-1o9战斗机性能相当的战斗机!他们的飞机代号叫做‘喷火’,加上飓风,会给我们的计划带来很大的阻碍。”提起这些后世让人耳熟能详的名牌,李乐知道的比德国情报部门知道的可多了太多。

    真正的科普是,李乐知道喷火战斗机的各种飞行性能,包括后续改进型,还有这些飞机使用的,性能过德国战斗机的那个可怕的劳斯莱斯动机系统。

    劳斯莱斯公司生产的梅林动机,虽然在眼下的性能还比不上德国使用的db系列,可是李乐非常清楚,在42年之后,db动机系列的潜力就被挖掘干净了,可劳斯莱斯的梅林动机的改进之路才刚刚开始力。

    不要迷信美国人的高科技,也不要盲目的去崇拜德国人在二战里玩的那些黑科技。

    实际上,现如今真正的技术大牛是大英帝国,至少在航空动机领域,这个老牌工业强国的底蕴,可不是断档了1o年航空工业的德国能够越的。

    在二战的这个年月里,所有的后起之秀几乎都是一样,急于在技术领域越对手。他们选择的路线,都是点歪了科技树以求短期内的最大效果。

    比如说走减重路线的日本零式战斗机,比如说玩起了无级变增压之类高科技的德国me-1o9战斗机。

    这些技术让两个国家在二战初期都拥有了先进的战斗机,可在随后的技术展浪潮之中,两国的经典战斗机都面临着改进空间狭小的致命问题。

    这两个国家的经典战斗机最终结局不太一样,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德国人靠技术和工业实力硬走到了最后,日本人却因为技术储备和工业实力有限半路就崩溃了。

    “动机的问题我准备回柏林之后就找专业人士了解情况,争取用最快的度改进。现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有关雷达系统的。”李乐没有给戈林思考的时间,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他一边说一边用叉子摆弄着盘子里的菜叶子和土豆:“争取在1个月内,成立一个夜间战斗机部队,装备雷达,用于拦截敌国夜间入侵的轰炸机!”

    “我的元,夜间战斗机?我想我们目前还不用着急去建设一些根本用不着的部队吧?虽然空军内已经有关于夜间战斗机部队的组建计划,可筹备至少要用3个月的时间呢。”听到李乐要组建夜间战斗机部队,戈林很是疑惑的说道。

    (三七中文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