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于主角年纪和童子科的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关于主角年纪和童子科的问题 (第2/2页)

的竟可任尚书、御史等官职。

    (《文献通考·选举考·童科》)后汉时左雄积极改革察举制,坚持考试,严格选举。他奏请皇帝:召海内名儒为博士,使公卿子弟为诸生,“有志操者,加其俸禄”。(同上)他还把聪明通经的汝南的谢廉、河南的赵建章亲自推举为童子郎,当时谢廉、赵建章年仅十二岁。汉朝的选举法中规定:“孝廉试经者拜为郎,年幼才俊者拜童子郎。”(同上)当时在太学中有不少风云一时的“神童”、“奇童”、“圣童”。“任延年十二,为诸生,显名太学中,号为任圣童。张堪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杜安年十三入太学,号奇童。黄香年十二,博学经典,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同上)司马郎十二岁试经后得为童子郎,因身材高大受到隐瞒年龄的怀疑,他理直气壮地说:“郎之内外,累世长大,郎虽稚弱无仰高之求,损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同上)监试之人十分惊异。

    汉、魏时授予通晓儒经的年幼者的称号。《后汉书·左雄传》:“汝南谢廉、河南赵建年始十二,各能通经,雄并奏拜童子郎。”《后汉书·臧**》:“洪年十五,以父功拜童子郎,知名太学。”李贤注:“汉法,孝廉试经者为郎。洪以年幼才俊,故拜童子郎也。”《三国志·魏志·司马朗传》:“﹝朗﹞十二试经,为童子郎。”

    其中臧洪约莫160-161年生,司马朗171年生,而200年时,曹操还在和袁绍准备打官渡。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