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开张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章 开张了 (第3/3页)

的规模不大,有一条小抽沙船,每天大约有大约二三十车的出沙量。

    是的,穆村这里,包括周围很多地方,销售沙子,不是按照一立方米多少钱,是每车多少钱。

    什么样的车呢?

    早年间,都是12马力的拖拉机,那时候沙很便宜,装多装少,也都不大在意。可是拖拉机拉沙,有个巨大的缺陷。因为要翻越河道边的土坝,需要爬坡。而负重的拖拉机,在爬坡时,车头容易翘起,很不安全。

    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拉沙神器,名为“四不像”。

    “四不像”是用老式的解放车底盘改装的一种运输车辆。安装了大马力的柴油机,车头和车斗处在一个底盘上,轮胎采用加宽的汽车轮胎,安装了液压自卸装置。车辆马力大,底盘高,通过性好,有的车头都不密封,直接裸露着柴油机,完全是敞篷车的概念。因为它既不像拖拉机,也不像汽车,反正什么都不像,因此得名,“四不像”。

    “四不像”是穆村周围运沙车辆的标准运输工具。它的车斗,长约2.5米宽2米高1.2米,车厢装平的话,装6立方米沙子。一般沙场,都是铲车装车,会有一个尖,基本上一车沙,是7立方米左右。现在市面上一车沙的价格,送到家门口,是70元,相当于每立方米10元。

    第一个沙场的老板,就是本村人,名叫穆通同庆。穆同庆比穆东低一个辈分,喊穆东小叔。他热情接待了穆东。

    现在沙场的生意都不大好做,一些专门运沙的二道贩子,来买沙都是记账,一个月一结。沙场自己往外送给建筑商的沙子,也都是记账。算起来抽沙每天赚不少钱,可终究是纸上财富。所以,当穆东提出现款的时候,穆同庆高兴的不得了。当穆东提出他家的沙子有多少要多少的时候,他兴奋的快疯了。他现在堆放着不少沙子,加上每天还出产,想想都幸福的要疯掉,现钱啊!!!小叔说了,一天一结也行,一车一结也行!!!

    好吧,接着谈价格,穆东最后拿到的价格,50元每车。

    穆东只提了两个要求:一,车厢里沙子必须冒尖。二,沙子必须是机器筛过的,不能有鹅卵石。

    最后,穆东告诉穆同庆:三天以后,开始收沙。

    穆东接着去了附近第二家沙场。这家沙场规模大一些。有一大一小两条抽沙船。每天大约出产六七十车沙。

    这家沙场的老板是钟村人,和钟国栋同村。名叫钟连杰。钟连杰也早就听说了穆家的小子要往外地贩沙,可还是对穆东提出的现款收沙,吃惊不已。最终,穆东谈下来的价格是55元每车。穆东的条件还是两条:冒尖,筛选。

    下午穆东又谈了两家沙场,他们离得稍远,运输成本高一些,最后谈成的价格,每车60元。

    谈完这四家沙场,穆东觉得差不多了。后期的客户,应该不用谈了。只要这四家沙场开始送沙,拿到现钱。消息慢慢传出去,以后守株待兔就行了。

    接下来两天,穆东一直在沙场里,盯着土地平整和房屋建设的进度。为了加快盖房进度,四间瓦房的小工程,已经有近20个工人在忙碌。穆妈和二婶,光是做这20个人的午饭,已经忙得团团转。更何况还有近十号人,一日三餐都要吃。

    这期间,发生了三件事。

    一是二姑来过一次,送来了两万元钱。并且带来了谢东林。谢东林从此在穆家住下,在沙场帮忙。

    二是穆爸找到了两家愿意担保的农户,其中有一家,竟然是村主任穆化峰,他是听说穆爸需要担保,自己找上门来的。

    最后一件是,穆二叔也给了穆东两万元钱。并且,让在鲁NS区打工的穆大国,回来帮忙。穆大国和穆东同岁,比穆东小两个月。

    家人交来的这些钱,穆东都一笔一笔的记清楚,包括各种花销,都做了详细记录。

    三天的时间,很快在一家人忙忙碌碌中过去了。

    9月11日,周四。一家人陆续来到沙场。

    土地已经基本平整完毕,还有一点扫尾的工作,但是已经不影响车辆进场卸沙了。连续三天,铲车两人组也确实累惨了,不过总算勉强过关。

    四间高大的瓦房已经矗立起来。穆东决定,内外都不粉刷了,直接用灰浆把红砖勾缝,这样屋里干的快,可以尽快住人。地面也不打水泥。直接垫上黄土,打平,铺上红砖。作为专业的瓦工,穆爸提出了修改意见,内墙可以勾缝,但是必须粉刷,否则屋内光线太差。穆爸提出,内墙用很薄的涂料粉刷,用气泵直接喷涂,一天啊就能晾干。

    道路入口处,一个简易的门楼。一块大大的木牌已经立了起来,上面写着四个大字:穆家堆场。本来想叫穆家沙场的,可是穆东念了几遍,觉得很怪异,就放弃了。

    几辆满载沙子的“四不像”静静的等在门口。穆大国和谢东林各举扛着一根缠满了鞭炮的竹竿。

    片刻,鞭炮响起来,几辆“四不像”缓缓驶入。

    开张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