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大家都在进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八章 大家都在进步 (第2/3页)

为黄河泛滥被淹,所以不容易被淹的就成了好地方,徐州城依云龙山而建,北高南低,城内云龙山一侧就是户部山,所以有这个说法。

    父母闲谈到后来,赵进才明白那位京官老爷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位老爷从小就是北关人,也有些思念故乡的意思。

    从这闲谈中,赵进终于知道这位京官姓王,在徐州没什么近亲,族里人丁并不怎么兴旺。

    十月二十五那天中午,赵进和往常一样,和叔父一起回家吃饭,木淑兰倒是没有跟着,小姑娘在昨天很不情愿的和他讲,说以后每天要学东西,不能经常出来玩了。

    赵进开始觉得很正常,七八岁的女孩也到了学知识的年纪,可细想才觉得不对劲,这时代女孩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学家务活才是正常,不过听木淑兰的语气学的又不是这些。

    没了小姑娘在身边,赵进倒是感觉很轻松,每天陪着一个八岁的女孩,而且这女孩很亲近你,对他来说很别扭。

    叔侄两个走到路口的时候,却看到前面已经热闹非凡,外面马车和轿子排成长队,还能看到穿着红边黑衣方帽的衙役在那里盘查巡视,赵进更是看到了自己父亲赵振堂,赵振堂按着腰刀刀柄,挺胸叠肚的站在路口。

    赵进在那里摆手打招呼,赵振堂也注意到自己的家人,连忙挥挥手,示意他们绕路回家。

    看到这些,赵进终于反应过来,那位致仕的京官老爷回来了。

    晚饭时候,有了白天的由头,赵进总算可以询问了,说起来这家人也算街坊邻居,何翠花也很感兴趣,也在那里问个不停。

    王友山,号“望山老人”,在京师的官职是御史,据说是和人争某个官位不成,辞官回乡,王友山的结发妻子早去,也没有续弦,有一个儿子,父子两个相依为命。

    赵振堂作为在外面静街值守的衙役,也就知道这些消息了,何翠花慨叹了几句可怜,大凡妇人,总是对这种妻子亡故不纳妾的男人印象不错,还自己发挥说道:“这位王老爷一定是清官吧!”

    “头发长见识短,你见过清官搬家几百个大箱子,家里丫鬟仆役的使唤人几十个,这份家业靠着俸禄怎么能置办起来。”赵振堂对她的话嗤之以鼻。

    第二天早起跑步的时候,赵进从这王家门前经过,看到前些曰子还破败陈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