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30、031章 典型案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30、031章 典型案例 (第2/3页)

城几家媒体,几乎无一例外的,都从梁一飞那一番‘为人民服务’着手下笔,铺开来谈,洋洋洒洒一大篇。

    俨然就是把区里这次的拆迁工作,作为一个新时代中,怎么样在经济发展大环境下,更好、更符合实情的为人民服务的典型来进行宣传。

    能把一件‘大难题’,办到这个份上,这个地步,超出了所有人的最好预料!

    就昨天,区书记还在乐呵呵得跟他说,市里有想法,准备把这次拆迁事件作为一个正面典型案例,直接放到内部资料,送到省里去。

    当时书记拍着他的肩膀,一副自己人的语气:“小陈啊,这些资料搞不好就会到你那位老领导的案头,这次你可给他争光了!区里马上要提一个常务副区长,你年轻,能力强,也要多争取,多要求上劲嘛。”

    陈康健,陈副区长,出身显赫,之前是省里某位领导的文字秘书。

    有这些背景情况在,陈康健身体再累,精神都是十二分的饱满!

    桌上,一个劲地夸梁一飞,搞得梁一飞想不谦虚都不行了,说:“点子好不好,关键还是执行力!我这次也算是开了眼,学到了不少,咱们杭城政府办事效率太高,实在令人佩服。”

    这也不是客套话。

    上辈子,他对浙省这一片的商业大环境就非常的向往,典型的服务型政府,这次亲身经历,跟着陈健康跑了快十天,更是深有体会。

    一个繁华大省的省会大区的副区长,其实算是个很不小的官儿了,

    有官威,没架子;有决断力,却不专横;行动力强,一门心思都在解决问题上;对待企业家的态度摆的很正,即没有过多的强制干预,但同时也保持了领导部门该有的管控能力。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从陈健康身上,梁一飞就能看到这个地区的整体面貌,加上未来浙省的发展,的确是一块非常适宜投资的热土。

    当然了,现在说这些还为时过早。

    浙商自古以来就是一股庞大的势力,想来这地方分一杯羹吃,以梁一飞现在的财力实力而言,差得太多。

    如果仅仅是几十万的‘小买卖’,在哪做没区别,滨海市也是一线尾的城市,自有它的一片天空,倒是不必专门跑到浙省来。

    临走之前,陈康健喝得有点大,说有个首都来的记者,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