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六十章 高原壮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正文 第六十章 高原壮歌 (第3/3页)



    1872年,马桂源接待了河州起义军领袖马占鳌派来的信使穆和迈,洽谈两地起义军互相援助的事宜。

    不料在第二天,马桂源却接到了马占鳌向左宗棠投降的消息。

    他立即召见穆和迈,双目直视着他的眼睛,大声地责问道:“马占鳌投降朝廷,为什么却派遣你来联系我们联合作战?”

    穆和迈有口难言,狼狈不堪。

    马桂源虽然后来以西宁知府的身份前往安定左宗棠的大营周旋。但是,他很快得到了左宗棠决定进攻西宁的情报,立即从安定返回西宁府,积极布防备战,也消除了对穆和迈的误解。

    9月初,穆和迈听说,刘锦棠率领18营开拔到西宁府东部的碾伯县,利用董福祥和马占鳌的军队屡屡打败退居到西宁南川一带的陕西起义军。

    刘锦棠借机与陕西起义军的领袖商议抚局,结果却不欢而散。

    穆和迈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了。他耻于投奔投降大清的马占鳌,决心跟着西宁府的起义军继续战斗。

    马桂源秘密约见白彦虎、禹得彦等陕西起义军领袖,商量共同退敌的对策。

    穆和迈也参加了这次会见。他发现白彦虎、禹得彦不像马桂源等西宁府的领袖只为本门宦考虑。他们的思维敏捷,思想更加开阔,更有担当和作为。

    大家一致推举将官出身马本源为河湟——陕西兵马大元帅,统一指挥西宁府的陕甘起义军,继续抗击清军。

    联合起义军在西宁东面小峡两侧的山上构筑堡垒,凭险固守,浴血鏖战,以机动兵力绕到清军的后方伺机袭击,阻断敌人的粮道,使清军穷于应付,左右为难。

    双方在两个月内交战50余次。清军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左宗棠获悉西宁府清军大败的消息以后极为震惊,一方面从各地不断地向西宁增兵,一方面加紧了诱降招安的活动。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留守在西宁城里的起义将领马永福经不住金钱和官职的诱惑,向清军投降了。他命令官兵关闭城门,与出城作战的起义军反目为敌。

    马桂源在前线看到自家的后院起火,立即调兵围攻西宁城,造成了东部关口的防守空虚。

    刘锦棠、董福祥趁机率领清军攻占了西宁城的大门大峡和小峡之间的隘路,随后乘胜前进,占领了西宁全城。

    河湟——陕西联合起义军终因众寡悬殊大部分都瓦解了。

    马桂源率领3000多人退到自己的老根据地巴燕戎格抚番厅。

    白彦虎率领主张坚持斗争的2000余人向大通县方向逃亡。穆和迈也跟随白彦虎一起北撤了。

    禹得彦率领部分起义军官兵投降了左宗棠,被派遣到陇东驻守。

    落败的马桂源在巴燕戎格静下心来考虑道:我是马占鳌当年学习经文的老师,又和他同属于花寺门宦。他现在很受左宗棠的待见,不如派遣自己的心腹向他求助。

    马占鳌见到马桂源派来的心腹满口答应帮忙,通知马桂源率领起义军到巴燕戎格的东山接受朝廷的招抚,暗地里却提前埋伏了湘军的重兵,将骗入包围圈的马桂源等起义军官兵一网打尽。

    马桂源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会如此狠毒和奸诈,一边使劲地挣扎,一边大骂马占鳌迟早要下地狱受到火刑的拷问。

    马占鳌担心马桂源等人泄露自己与他们密谋反清的秘密,残忍地用药物弄哑了他们的嗓子,然后才押赴到兰州。

    左宗棠本来打算利用马桂源等人“以回制回”,现在看到他们成了一群毫无用处的哑巴,便下令凌迟处死了他们。

    马桂源年幼的独子马鉊格也没有逃出魔掌。他和几百年云南那个名叫马和的儿童一样,被清军残忍地阉割以后发配给军人为奴。

    王有德所在的清军攻占了巴燕城,又继续前行,占领了起义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循化厅城。

    清军闯入循化城里,挨家挨户地搜查起义军。

    王有德带着几个士兵撞开了撒鲁尔人哈桑的后代韩苏来曼的家门,只见十几岁的他端坐在炕上,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书,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

    王有德轻蔑地说道:“真是个书呆子!刀子都架到脖子上了还在死读书。一个书呆子成不了武状元。走吧,别耽误了我们的正事。”

    王有德等清军官兵把所有的可疑之人一律当做起义军战士,用麻绳五花大绑拖到城北的黄河滩涂上,一个一个地砍掉了他们的脑袋。

    滩涂上到处丢弃着起义军的头颅。起义军官兵的鲜血把滚滚的黄河水都染成了红色。

    西宁府的各族起义宣告彻底失败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