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李渊献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七章 李渊献策 (第3/3页)

子盖,后者却也是苦笑:“请恕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开皇以来,各仓储粮,可供我大隋三十年所需。可这墨甲,民部无能为力。”

    杨广无奈,又欲问苏威,后者却也是一脸的为难之色。

    而正当这位大业皇帝,怒火渐生之时。位于诸人之后的李渊,突然出言:“臣有一策,或可解陛下之忧!”

    “叔德?”

    杨广诧异的随声望去,随后就眼现期待之色:“叔德有何良策,可说来听听。”

    他知自家这位姨表兄弟,能力也很不俗。

    “能够用于辽东战事的墨甲,朝廷府库中没有,可在民间,却有高达数万具储藏。”

    李渊说到此处,果见在场诸臣,除裴矩,樊子盖与段文振三人之外,都眼现错愕之色。

    “臣在地方为政时,常见地方乡豪望族,仗恃家中私藏墨甲横行不法。而这些甲具,绝大多数是由晋汉年间铸造,交付边军使用。且有许多,至今都保存完好,性能极佳。”

    “地方豪族,私藏墨甲?”

    杨广一声呢喃,目光略显沉冷:“晋汉年间铸造的墨甲,是否堪用?叔德你预计,具体的数量是多少,是否能强行征收?”

    李渊听到这后一句,就不禁额冒冷汗。若今日挑动了天子强征民间甲具,这可非他所愿。

    幸在他还未来得及开口,裴矩就已抢先出言:“陛下不可!我朝虽有禁甲之令,然而如今乡间藏甲者,大多都在地方根深蒂固,有坞堡为据。一旦大规模强征,只恐民间动荡。一旦乱起,恐损我朝征辽之策。”

    杨广不说话,只一声轻哼,以示不满。他昔日身为皇子时,也知地方情势。

    这是晋末以来的遗毒,那时五胡乱华,诸族混战。地方汉人大族被形势逼迫,在各处险要之地大量建造坞堡,聚集甲兵以求自保。

    而在开皇年间,民间私藏之甲,不下九十万具。

    即便朝中颁发了禁甲令,严禁墨甲交易,也未能将这数字降低多少。

    “此为良策!”

    段文振凝思道:“据臣所知,汉晋边军之甲,大多都为抵御匈奴鲜卑而造,战力强大,用料十足。虽是年代久远,可只需零件未曾磨损太重,那就只需稍加修缮改造,便可用于辽东之战。”

    众所周知,汉晋时的造甲之术,远胜当今,

    “而朝廷如以征辽为名,将强征与赎买二策并行。以高出市价两成的价格,向民间收购。那么以臣预计,至少可从民间收得墨甲七万尊以上!”

    李渊目光闪动:“此为一举两得之策。”

    他没说明这一举,到底是哪两得,可此间诸臣,却都已领会其意,

    “七万尊墨甲,还不足以让征辽府军全数换装。可如今距离入冬,还有半年有余。大兴(长安),洛阳,太原,江都,襄阳,成都六大督造司全力开工,六个月内,至少可打造制式墨甲六万具,距离十七万缺口已经不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