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十七章 定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正文 第十七章 定策 (第3/3页)

天众人正在行军,一名斥候飞奔而来,见到武悼立刻单膝跪地,拱手禀报道:“武都尉,属下发现一大波匪徒的踪迹。”

    自从收编了草军残兵,武悼就将自己提升为都尉了,这里他最大,又是给自己升官,所以没人敢置喙。

    “喔,在哪里?”武悼闻言,神情一震,立刻问道。

    那名斥候不敢怠慢,连忙道:“距离此地大约两百里的东南方向,有一座山峰,叫做梅岭,属下亲眼看到那帮匪徒劫掠了财物,钻入梅岭就不见了,那里应该有他们的老巢。”

    “梅岭?”郭奇佐听到斥候之言,神色略显惊奇。

    “怎么,郭先生认为他的话不妥?”武悼疑惑。

    “梅岭乃是洪州佛教圣地,怎么可能有匪徒呢?”郭奇佐提出了质疑,当然他不是质疑这名斥候,而是质疑梅岭有匪徒的本身。(洪州:现在的南昌)

    不过,武悼闻言却微微眯着眼睛,看向那名拜倒在地的斥候,质问道:“你确定没有看错,劫匪劫掠财物后,就进入了梅岭?”

    “回禀都尉,属下敢用脑袋担保,属下所言句句属实。”那名斥候不敢怠慢,连忙保证道。

    “那就去看看吧。”郭奇佐看了看武悼,无所谓地建议道。

    “好,传令下去,转道东南。”武悼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这名斥候,毕竟是他带出来的兵,他不相信对方敢骗他。

    梅岭,地处洪州西南,毗邻鄱阳湖,此岭飞流湍谷,奇石入云,景色十分优美,颇有世外仙山之感。

    西汉以前,梅岭不称梅岭,叫做飞鸿山。

    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为抵御王莽窜政,退隐西郊飞鸿山,后人为纪念他的高风亮节,在岭上建梅仙坛,岭下建梅仙观,自此才称为梅岭。

    大唐立朝,佛教盛行,梅岭这处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被很多和尚看中了,纷纷在这里建立寺庙,使得这里佛音萦绕,俨然一副礼佛圣地。

    将大军驻扎于梅岭之下的隐蔽处,武悼立刻派出大量斥候,进入梅岭,探查劫匪的下落,既然决定剿匪以壮伍,第一炮肯定要轰得漂亮一点,若是第一炮就磕磕绊绊的,剿匪还能顺利执行下去吗,即便武悼坚持,麾下的将士也肯定心怀忐忑,士气不振了吧。

    四月初,正是春暖花开、蝶舞蜂浪之际,梅岭的胜景让人心旷神怡,驻扎在山脚处的将士,因为不需要训练,几千双眼睛扫视着美景,十分迷醉。

    晌午时分,又有斥候飞奔而来,跪地拱手向武悼回报道:“武都尉,我们在山林深处的确发现了一座大寨,有八成把握肯定,这个大寨就是劫匪的老窝,不过......”

    “不过什么?”斥候的迟疑,让武悼神色不善。

    “不过,这处大寨似乎很出名,大寨名叫神门寨,由一对兄妹主持,声名远播,连附近的官府长官都对他们礼敬三分。”斥候虽然犹犹豫豫,但还是坦诚以告,不敢隐瞒。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