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向阳而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一章 向阳而生 (第2/3页)

在他面前不设防,想哭就哭想责备就责备,想来是与他走得近,他虽有些大智若愚的聪慧,但实在不是一个好倚靠,你且好好权衡,依着我的建议,还是莫要与他过多来往,以免将来惹祸上身。”

    思卿郑重的点点头,谨记在心。

    后来她才明白,姨夫这番话句句言中。

    只是,她没有照做。

    几天后,向之华那边给孟家回了封书信,信里感激孟家的相助,并道阿阳母亲病重,向浮眼疾情况也不太好,他们举家要去天津就医。

    向之华带着一家老小,漂在江面时,思卿捏着那封信,心也随着江水起起伏伏,飘摇不定。

    许久之后,一颗小小火种终于从心底慢慢钻出来,姨夫那坚韧的眼神印刻其上,也让这火种刺啦一下点燃。

    可惜的是,表哥丢掉的孩子阿阳,再也没有找到,而向之华说,他相信总有一天能遇见,他们一家会好好的生活,等待着与阿阳重逢。

    思卿也信了,总有一天,会重逢的。

    她推开门,看向这小小院落的一方天地。

    翌日天放晴了。

    她早早的起床,洗漱了一番,拉过秀娥:“走,陪我出门。”

    秀娥像是见了什么稀奇事儿一样:“四小姐您缺什么,我去给您置办?”

    “不缺什么,我要去西园看画展。”她坦言道。

    西园原是以前一大户人家的私人花园,后来充了公,其中有一内园名四顾轩,临湖而建,朝可赏四面霞光,夕可见湖心朗月,是文人抒发灵感的好地方,也是画师恣意挥洒的好去处。

    因为文人雅士们爱到这里来,时间久了,这里成了规模,一些顶有威望的学者在此自发组建了浔城第一个艺术博览会。

    这博览会原是供同道中人艺术交流,后来渐渐登上台面,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业内权威人士,彼时皇帝也曾亲自来观赏过展出的作品,至此博览会名声大噪。

    艺术之流也不再局限书与画,譬如孟家经营的瓷绘艺术,在四顾轩里亦有过展出,虽然相较于书画来比次数很少,但不管怎样,这西园四顾轩艺术博览会不言而喻的成为了艺术界的标杆。

    民间简称之为四顾轩艺博会,但凡经过四顾轩过目的,画作也好,笔墨也好,还有瓷器陶器等,只要被认可并展出,很快就会有了名气。

    当然,四顾轩也食人间烟火,他们会帮着展出的作品宣扬与推荐,寻着懂行的买主,亦是对艺术的发扬。

    思卿之前来过一回,是怀安带着她以及几个朋友一并来的,他们自恃领略一下风雅之事,但只在展厅逛了半圈便纷纷退去,甚至连这艺博会多大都没搞清楚。

    听说今日画展是一位大师的专场,她与秀娥走进国画展厅,见四面墙上按序挂了画框,这画以山水居多,重峦叠嶂山势险峻,又有曲水流觞亭台楼阁,倒似乎大同小异,然而细看过去,又见线条繁简不同,笔触勾勒不同,便是水墨之交融亦能见差异。

    如此,才更显画作之人的功底。

    秀娥看不大懂这些,瞄来瞄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