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谁是卧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章:谁是卧底 (第3/3页)

在?但若说杨渭元没有一丝异心,那他千方百计拼命掩盖的又是什么?

    真相不明,看来只有试一试了!

    苏略一思索,一条计策灵光乍现。

    恰好此时杨渭元说道:“眼下黑旗军环伺,我军每次攻城都有倾覆之危,圣上的计策已经无望达成。

    可若想安然退走也不容易,只要被黑旗军缠住数日,等到武陵王主力一到,就是我北武卫的覆灭之日。

    本帅犹豫良久仍苦无万全之策,锐儿可有见解?”

    “有!”

    苏点头到。

    杨渭元哑然失笑:“若是要放弃袍泽的那些计策就不用说了。”

    苏摇摇头:“这次不用放弃任何人。”

    “哦?那要如何行事?”

    “攻城!”

    苏淡淡地吐出两个字。

    “什么?!”

    三人顿时一惊,说不能攻城的是你,现在说要攻城的又是你,杨渭元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见他们糊涂,苏咧嘴一笑:“此攻城非彼攻城,山人自有妙计!”

    曹公公摇头道:“妙计有何用?只要挖不出藏在军中的暗棋,什么妙计都会被南朝提前洞悉,最后还不是功亏一篑。”

    “公公不用担心,这次我有所准备,保管让那些暗棋乖乖听话……”

    苏看着杨渭元,阴险地笑了起来,不知为何,杨渭元突然觉得后颈一阵发凉。

    之后苏指着地图开始讲解他的计划,将每一个大节点都说了一遍,只是决口不提细节,这一说就到了深夜。

    杨渭元、刘异和曹公公三人像是学堂里的童子,目不转睛地听着苏滔滔不绝,生怕错过一个字,三人的脸色先是惊讶,进而惊疑,而后惊骇。

    等苏讲完,三人好似虚脱一般坐了下来,这才发现浑身的肌肉都因为过度紧张而僵硬起来。

    苏还想做个漂亮的总结陈词,杨渭元却先一步开口道:“锐儿,本帅发现你方才的计策虽妙,但在讲述山川地理、两军风物时却差错甚多,必是之前读书太少的缘故。

    也是为父过去忙于军务,疏于对你的管教,这才令你学业荒废,等回到大兴,为父一定为你好好请个师父。

    现在这里有兵部刚刚刊印的《各国杂录》,你先拿回去仔细研读,至于明日之策,且由本帅斟酌一晚再行决定。”

    苏微微一愣,虽然已经在心中打好了腹稿,但限于他对这个世界的熟悉程度不足,自然会出现一些错漏,再加上习惯性带入的现代语汇,听在杨渭元这些宿将的耳里就有些刺耳。

    不过了解这个世界本来就是苏现阶段的当务之急,杨渭元的命令正中下怀。

    苏没有推辞,连声称诺。

    只是在看到这部《各国杂录》的时候,他又一次苦了脸,那整整一箩筐的书哪里只是一本,完全就是一套二十四史……

    月明星稀之时,苏带上那一大箩筐书,和曹公公一同告辞,离开帅帐,剩下刘异和杨渭元望着帐帘久久不语。

    “听说你设了个局,想收他做义子?”

    半晌之后,杨渭元坐回案头,突然问了一句。

    刘异正给自己倒茶,闻言便放下茶壶。

    “呵呵,被你知道了,此事你可不许拦我。

    你这义子有勇有谋,心胸甚广,乃是人杰,老夫我看着眼热,要是有个女儿直接给他指桩婚事便是,又何至于如此算计于他?

    说来奇怪,以前看徐锐唯唯诺诺,横竖都不顺眼,谁知这小子小小年纪竟然韬光养晦,内有乾坤,到底是疾风知劲草,要不是到了危急关头,还不知道他要藏拙到什么时候。”

    说着,刘异似是想起什么,正色道:“对了,你觉得这小子的计策如何?”

    “太险!”

    “你不打算用?”

    “用,当然要用,难为他在这种局面之下还能找到一条险路,或许如他所说,那是我军最后的活路。”

    刘异点了点头,又道:“我观徐锐外冷内热,不似你说得那般淡漠,暗棋之事为何不向他挑明?”

    杨渭元双眼微眯,连忙摆手:“此事你不要管,其中还有你不清楚的缘由,总之各人有个人的路,能不能成同路人要看他自己的选择。”

    “你对他倒是关怀备至,但愿他今后能明白你的苦心,也罢,就看天数吧。”

    刘异感慨一句便不再多言,重新拿起茶壶,这次也不倒了,直接吸着壶嘴狂饮起来,一旁的杨渭元好似神游天外,不知在琢磨着什么。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