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二章 世界消防史从未有过纵深80米罐内灭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二章 世界消防史从未有过纵深80米罐内灭火 (第2/3页)

现场的情景。攻坚组的6位官兵出于本能,忽地把泡沫枪抬过了头顶,但没人退却,也没人扔下枪。瞬间,火乱了,身前左右全是火浪。赵剑华站在战斗最前沿,灵活应战,果断指挥。7点30分,原油码头大火完全被扑灭,转入监护,防止复燃。最值得庆幸的是,保住了燃料仓库的成品油未被烧爆,否则东部区域将成为最大的一片火场,谁也救不了。

    17日上午10点30分,盘锦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总指挥部命令,增援大连支队扑救103号罐火灾。毫无疑问,那里是最危险、最困难的阵地,也是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生死决战的危难之地。在部署外围冷却力量之后,鲁晓明支队长命令盘锦支队第一攻坚组携带一支泡沫炮从罐体爆炸形成的坍塌处进入,强行攻击罐体内部。

    去过7·16火场的人都知道,人站在距离103号罐100米处仍然感受到火焰和罐壁高温产生的强烈的辐射热,进入罐体该是何等酷烈的考验。现场所有人都在攻坚队员走向罐体那一刻揪紧了心。攻坚队员越走进罐体,大家心跳得越剧烈。攻坚队员向燃烧的罐体坍塌处的斜坡喷射泡沫,“轰”的一声,罐内火势增大,扑向攻坚组的4个人。这4位官兵堪称无畏勇士,没后退一步,继续往前推进,要求加大泡沫量。坍塌处的火势减弱,第一攻坚组毅然向罐内挺进。11点30分,鲁晓明支队长命令董成龙、茹志强、李增祥组成第二攻坚组,蔡东辉、刘明明、张宝组成第三攻坚组,进入罐体内协助第一攻坚组灭火。

    他们进入罐底后,第二攻坚组在罐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