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引子:“回不去”的故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章 引子:“回不去”的故乡 (第2/3页)

她读书的时候,从家乡只能坐很旧的汽车到省城,中途是山间公路和江河摆渡,从天蒙蒙亮开始,颠簸一整天,到天黑才抵达省城。而如今,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这是真的。高铁以每小时三百公里的速度前进,经过许多隧道和桥梁,一路穿山过水,一个半小时后,琴咪便回到了故乡的高铁站。出站的琴咪,却认不出家乡的样子,一时不知所措。

    离开家乡四十年,许许多多的事情已经改变,原先荒芜的家乡也已经发展成为高楼林立、花海人潮的地级市,很多地方她已经不再熟悉,山区已经不是她记忆中那个贫穷落后的传统山区,而是变得十分现代和美丽的山城。这里有她的亲人和朋友,还有许多小时候的同学、玩伴,昔日美好的记忆凝固在大脑里,永远也无法抹去。但是,她离开得太久太久,现在突然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故乡变成了一个既忘不掉又回不去的地方。

    地级市的外事部门已经帮她安排了行程。一辆小汽车停在了她身旁,两鬓斑白的父母亲随着车门的推开,喜出望外地迎出来,喜极而泣。琴咪望着父母亲那既熟悉又明显沧桑的脸,一时哽咽,既而再也抑制不住感情,上前拥抱着父母亲,像孩子一样哇哇大哭。父母亲将她紧紧抱住,古稀之年的父母和年迈的孩子,哭成了一团。

    虽然她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乡,离开了祖国,忙于快节奏的工作和发展,整整四十年不曾回来,但是,没有父母不想念自己的孩子,没有家乡不惦记自己的亲人。祖国,以宽广的热情将她接回。

    琴咪像晃如隔世的女子突然寻找到家人一样,热泪盈眶:“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随后的许多日子,琴咪感受到故乡与四十年前完全不同的生活。

    忍饥挨饿、缺吃少穿、生活困顿这些几千年来困扰祖国人民的问题总体上一去不复返了。

    在祖国和家乡,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比四十年前有了根本的变化。衣,已经不是当初的灰黑土布,取而代之的是造型新颖、独特、时尚的衣着打扮;食,已经不是当初的稀粥野菜,取而代之的是色香味俱全的各色中餐、西餐、海鲜大餐;住,已经不是当初的茅草屋、砖瓦屋,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高尚典雅的生活小区,山水相连、绿化和鲜花相伴的宜居小城;行,已经不是当初的崎岖山路和艰辛爬行,取而代之的是几乎普及的数以万计的私家车,速度、效率都今非昔比。人们的脸上,已经不是当初那种愁眉苦脸的样子,取而代之的是喜悦和幸福的笑容,彬彬有礼的日常和崇尚科学的氛围。闲暇时光,人们或三五好友,或一家大小,或结伴驴友,远游近览,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无论是繁华喧闹的都市,还是清新自然的乡村,每一天都见证着人们的品质生活。人们精神伶俐,穿戴整洁,面带桃花,高贵典雅。

    从自己的经历阅历中,从新闻媒体和人们的日常谈资里,琴咪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祖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科技创新和重大工程捷报频传。祖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现在,祖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祖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并且还在继续向前迈进。

    尤其是社会治安,大街小巷的平安天网工程,使大城小街、市井阱陌,成为二十四小时的平安路途。琴咪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