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章 梦想需要勇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8章 梦想需要勇气 (第3/3页)

的小伙子,恰恰是当年为旱灾急死的老农的孙子,叫于安。

    于安自小在大亢村长大,习惯了农村生活的艰苦,也目睹农业灌溉缺水的惨痛往事。爷爷因为大旱急死那年,他已经上中学了。于安家穷,但酷爱读书,他觉得爷爷就是担心大旱失收,影响他学习而急死的。后来更加努力学习,恢复高考那年,于安顺利考上了水利大学。毕业后便分配到县水利局担任技术员。

    于安告诉辛献,他早就想解决山区人民世世代代未能解决的农田灌溉问题了,常常在工作闲余,独自一人跋山涉水,考察地形。他接到水利局通知的那天起,便踏遍了这一带的山山水水,还进行了必要的勘测和设计。

    辛献听着,被年轻人的事迹感动得热血沸腾。

    于安告诉辛献:“渡槽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前县里财力和物资不足的实际,尽量节约材料。”

    听到这,辛献如获至宝,急切上前,双手抓着于安的双肩说:“这正是我苦思冥想的事,你有什么办法呢?”

    于安笑了笑:“我想过了,可以舍弃传统的外形结构,采取斜拱式和实力重心墩,除几个大跨度外,其余均用无筋拱或少筋拱。这样,既可以使渡槽外表美观、轻盈、壮观,又可以节约材料,减轻财政负担。”

    于安还初步设计出江水向上抽上渡槽高架,通过平流方式长途流入高亢山区的图景。

    辛献喜出望外,与于安投入地谈论着将来的工程建设,全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快到中午的时候,辛献起身,突然发现,不知何时,现场已经聚集了很多自愿前来报名的村民们。负责登记的几名工作人员正忙得满头大汗。

    辛献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愣住了似的,环顾着这些自愿报名的农民工人的,大概好几千人呢,密密麻麻的人群,他们草帽布鞋,肩扛着锹,手拿着镢,背着行李,推着斗车……

    有的人正在啃吃着自带的木薯,身边放着自带的锅、碗、瓢、盆……

    几个熟悉的身影,琴音、琴父、老农,等等,他们显然也看见了辛献,朝着这边走过来……

    辛献的眼睛瞬间湿润了。

    琴音正在念着刚刚写完的现场采访稿:改变干旱现状,实现温饱梦想,光有梦想还不行,更加需要实现梦想的勇气……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