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眼里有光为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7、眼里有光为臣 (第2/3页)

个黑窟窿,连奴婢们都不会拣它吃。

    韩岩突然嬉皮笑脸接过毛笔开始写制造工序,嘴里振振有词:“老师,虽然我是你的弟子,可你也不能强取豪夺啊……”

    “你能想通就好。”卫绾答非所问,用特色的打官腔方式化解了尴尬,内心也隐隐松一口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为了陛下也只能委屈你了。

    正写着,韩岩抬头问:“老师,陛下才让你斥责了我,你回去又说我造纸,陛下会不会以大不敬罪将我大卸八块?”

    “献纸是你的一片孝心,我会帮你呈情。”卫绾整理衣袖,过了会儿,见韩岩书写完了,拿起榆木纸瞅几眼,字迹歪七八扭像虫子一样,但也勉强能看清楚,撇撇嘴,吩咐说:“你要勤练毛笔字,你这造纸的不会写字,让人笑掉大牙。”

    “毛笔也用不了多少年,等大汉百姓都会用毛笔了,我就搞铅笔。”韩岩暗自嘀咕。

    卫绾不理他的神神叨叨,整理行装准备回长安,出来已经有些时日了,堆积下来的公务足够头疼一段时间。再说这也马上要正月了,得在春节前赶回去。

    将卫绾送出城外,注视车驾碾过掀起的团团烟尘消失在视线尽头,韩岩一叹,妈的当皇帝就是好,有这么多忠心耿耿的人为你服务,忒爽。

    ……

    此时的大汉还在沿袭颛顼历,阴历十月是岁首,十月初一要过春节。

    但和后世不一样的是,这个年头的春节在百姓看来可不是个吉利的日子。

    春节的正月初一,二月初二,三月初三,这类时间都属于阳中之阳,被归于灾难日。

    用韩说的话讲,我们过日子就像竹子一样,本来是光滑的,但遇到节了,那地方就是个疙瘩,所以这种日子叫节日,是最不吉利的,于是人们想出各种过节的办法,比如驱鬼辟邪、祈福迎祥、祭拜祖先以求平安。

    不过大汉这些年也有变化,因为春节正好在秋季,是丰收的季节,随着习俗的演变,过年也从鬼神之说向人性化转变,秦朝过年的那种庄严肃穆和神秘氛围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比较欢乐的气氛。

    光看城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往来热闹的气氛就有过年的征兆了。

    临近春节前,平日里在集市中售卖货物的商人也得到允许,可以来街上卖货。有贩夫走卒担着各种小玩意儿,大扫帚、针线、木梳瓜等应有尽有,走家串巷的吆喝。

    偶尔还能看见百姓们聚在一起有说有笑,他们中间围着一位小吏,大家和和睦睦,再无等级之分。

    这是官府派出的使者,在城里巡视,手里摇着木制的铃铛聚集人群,向百姓询问今年发生的事情,向大家请教田间的歌谣,他会将这些东西汇聚起来上报掌管音律的官员,编制成歌曲,禀报给皇帝听。

    所以有一句话叫:“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在城里转了一圈,其实韩岩没什么可买的,心血来潮之下,他又转到了集市里雇工的地方。

    身为现代人的灵魂,除去父母和亲人,现代社会中人人为私,穿越回奴隶社会,大约是个人都戒不掉当“主人”的瘾。

    当然韩岩也没想虐待人家,只是单纯的想买几个奴仆当班底,好让手下有人可用,也顺带享受一下卫绾对汉景帝那种心心念念的关怀和忠心。

    每到年关,官府便要向一年里没有缴纳口赋、算赋、土地税的百姓清算,交不起的充为官奴,强迫在各衙门里做苦工……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