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十七章:书到用时方恨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十七章:书到用时方恨少 (第2/3页)

艺才能实现的工艺过程一步就能完成,有时候还能节省昂贵的模具费用,让产品的试制变得更简单,至于更先进的3D打印技术的划时代意义,就更不用说了。

    这就是工艺进步!

    设计和发明也许能灵光一闪,但工艺的进步就只能一步一个脚印。

    西方人将工艺手段从手工铁匠积累到最原始的脚踏车床,花了上百年时间,再积累到现代车床,又花了一百多年,期间涌现了不知道多少能工巧匠和卓越的工程师,你靠一个穿越者就想重现现代工业?

    如果你是个内行人,你一定知道,这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作为一个工程师兼职的古代战争发烧友,陈宪十分清楚,以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他顶多敲打出个火绳枪,铸出个前装炮什么的。

    可问题是,明朝人有火绳枪,也有前装炮,可他们还不是被使用冷兵器的后金八旗打的满地找牙!

    十分了解古代军事史的陈宪非常明白,在武器先进到一定程度之前,战争的胜负主要还是靠人。

    在这个时代,武器能为胜算加分,但不能决定胜负。

    作为一个网上军事家,陈宪也明白,如果他能建立起一支类似西班牙大方阵的近代军队,未必不能跟蒙古铁骑一争长短,但前提是,他需要有训练有素而又勇敢无畏的士兵,英明果敢而又忠诚的将军,以及稳固的后方,强大的经济后盾……

    如果只是把火绳枪,和前装炮交给一群农民,他们谁也打不过……

    就算真的让他建立起一支类似西班牙大方阵的近代军队,身为业余古代军事爱好者的陈宪,就能玩的过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和他手下的那群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将军吗?

    反正陈宪自己是没有哪怕一丝一毫的信心的。

    正因为明白这看似简单的事情有多么困难,陈宪才不愿想,也不敢想。

    他忽悠这群少年的目的,不过是想有一天扬帆出海,能有一群追随者,和他一起去某个蒙古人不屑一顾的岛屿上,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