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章 灾难也是机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一章 灾难也是机会 (第3/3页)



    “海鹰真的能力强,公司都给他配车啦,这车真漂亮。”另一个邻居看着崭新的小轿车,连连感慨。

    车停在了孙明芳家门前,赵海鹰和钱春生下车,从后排搬出了一个大纸箱。

    孙明芳笑着走出来,看到这么大的纸箱,惊呆了:“春生,海鹰,你们买了什么啊?”

    一个邻居眼尖:“哎呀,春生,你们买了那么大个电视啊!”

    “几寸的?好像还是彩色的呢!”另外一个邻居接话。

    这下,街坊邻居各种夸孙明芳有福气,孙明芳听在耳朵里,甜在心里。

    查尔德一直非常自信,唯一不自信的是陈梦蕾对自己的感情。在事业上,查尔德呼风唤雨,眼光独到,但是只要和陈梦蕾有关,他就会失去理智。让他最头疼的就是当工作和陈梦蕾出现冲突的时候,更是左右为难。

    他在华尔街打拼多年,见多了各种人为了利益出卖朋友、牺牲爱人,所以,无奸不商这句中国古话,他认为很有道理。作为一个商人,就是要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多的利益。不过陈梦蕾似乎并不这么想,她太感情用事,这是作为一个金融家最忌讳的东西。这不,他没想到,陈梦蕾无意中发现了蚁神宝的财务造假文件。

    查尔德见状,一把抢过文件。

    陈梦蕾问道:“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对我隐瞒呢?”

    “总部刚刚传真过来,这个时候我不想节外生枝。”说着,查尔德把文件放进了抽屉里。

    “你连我也不信任吗?最近谢天阳来找了你很多次,蚁神宝的上市计划已经延迟了,现在又查出财务造假,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还要介入?”

    查尔德看着陈梦蕾,十分认真地说道:“我的每一分投资,都有风险评估。他们财务数据是有问题,但那是因为他们的研发费用过高。为了上市,他们做了一些手脚,不过这在华尔街也是司空见惯的。一旦上市,就能扭转困境,把不良资产变成优质资产。”查尔德说这些话的时候,十分自然,似乎这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

    不过陈梦蕾并不这么想,在她的世界观里,财务造假,说明这个公司根本不值得信任。

    “他们在重新整顿内部,研发的新品也会很快面市。这就像股票,低迷的时候买进风险最低。”查尔德试图向陈梦蕾解释。

    “那也要看这只股票是不是有潜力。”

    查尔德这次没有反驳,他已经和谢天阳达成协议,准备投资汉斯国际,因为汉斯国际手里最大的项目就是蚁神宝,查尔德希望由陈梦蕾负责对接。

    第二天,查尔德约谢天阳打高尔夫球。一进球场,陈梦蕾就被球场的配套设施震惊了:起伏的球道或笔直向上,或跌宕而下,或逼仄曲折,或扑朔迷离。草地与云天相接,雪白柔软的沙坑充满飘摇飞动之感,往往出乎意料地“俘获”住小球;平滑的果岭,看似温柔亲切,实则暗藏玄机,考验球员的心思。

    陈梦蕾没想到,短短几年,上海变化这么大,居然有如此豪华的俱乐部了。

    谢天阳却不以为然:“老同学,不要怪我不提醒你,你是我们财大的金融侠女,在美国,你也是很受欢迎的。现在在上海大本营,你可千万不要落后啊。”

    “和你合作怎么会落后,你不是一向都是跑在前面的吗?”陈梦蕾的话里有话,谢天阳听着有点不舒服。

    “说真的,能和查尔德、和你合作,我真的很高兴。”谢天阳很诚恳地说。

    “你对蚁神宝这么有信心?”陈梦蕾看似无意地问。

    陈梦蕾的这句话让谢天阳一时分了神,球打偏了。他放下球杆,看着陈梦蕾:“梦蕾,我们是老同学,又一起在美国奋斗过,在华尔街奋斗的艰辛,被踩进泥土里又一点点长出来,还要开出耀眼的花朵,这样的拼搏,你和我都了解,所以,我比任何人都希望成功。蚁神宝是我公司现在最大的一个投资项目,我一定会保证万无一失,因为我输不起。”

    “你别误会,我不是质疑你,我只是对那个方大力没有什么好感。”陈梦蕾解释道。

    “梦蕾,你对我和方大力没有信心,对查尔德总该有信心吧。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知名金融家,他的投资经验和判断,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谢天阳观察着陈梦蕾的表情,继续说道,“你再想想,这个项目广瀚公司投入非常大,徐瀚之是什么人?上海最早的一批金融大佬中的翘楚。他还有一个经济学家的哥哥,就是我们的徐大教授。他们都是火眼金睛。”

    此刻的陈梦蕾心中虽有疑虑,但很快又被谢天阳的自信打消掉了。是啊,每一个上海人,包括陈梦蕾自己都对上海、对浦东充满了期待。***明确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正是上海金融的发展,吸引着这些海外的学子们归来。1992年,我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企业——日本上海伊滕忠商事有限公司经外经贸部批准,在外高桥保税区注册;金桥出口加工区也正在鼓励发展外商投资项目和国内投资项目、进口设备。浦东开发进入大规模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

    4

    自从韩要强出院后,他成了名人,到处开会,学习先进的技术。在一次会议上,他偶然结识了上海德兴制药的经理,这个经理还在会上做了一个简短的发言,说希望把中药推出国门,推向世界,给韩要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回来之后,韩要强特地去德兴公司进行考察。德兴公司是一家以中药研发为主的公司,规模很小,但是技术力量很强,而且致力于中药的研发。他们迫在眉睫的也是资金和发展问题,韩要强有兴趣想要收购他们,他觉得是时候拓展永康的业务范围了。

    韩要强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赵海鹰,没想到两个人一拍即合。自从和韩要强谈过之后,徐瀚之更加重视和永康的合作了。按照赵海鹰重新修改的计划,已经把之前的融资改为投资。现在韩要强既然有意想要拓展业务,这也正是他们合作的好机会。

    当赵海鹰去德兴制药实地考察之后,被德兴公司自己的种植园惊呆了。他迅速写好了一份报告,交给了徐瀚之。

    徐瀚之仔细地看过报告后,惊叹道:“永康的这一步棋走得好啊,别看这个德兴制药规模不大,核心技术、核心产品还不少。”

    赵海鹰有些激动地说:“我去过他们那儿了,真的让我很惊讶,他们有自己的种植园。因为资金有限,所以种植规模、生产规模都很小。但是他们的研发能力和技术非常强。而且,他们的总经理是一个留学回来的医药博士,正带领着团队研发能走出国门的创新中药。”

    徐瀚之相信赵海鹰的眼光:“我们一定要帮助永康完成收购,这意味着永康未来的蓝图绝不只是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而很有可能朝着大健康产业规模发展。”徐瀚之心里清楚,帮永康,也是帮他们自己。

    徐瀚之曾把蚁神宝和永康这两个项目拿出来做比较,虽然他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怎么看好永康,但是现在看来,永康厚积薄发,后来者居上了。蚁神宝虽然也是个好项目,但是做项目的方大力,徐瀚之却不怎么看好,信誉是他最大的短板。不过,他对谢天阳也刮目相看,没想到谢天阳居然能够说服查尔德进行投资,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汉斯国际的资金危机,也避免了方大力踢他出局。徐瀚之看得出,谢天阳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很有可能成为未来商界数一数二的金融大亨。

    从徐瀚之办公室出来,赵海鹰就被徐珊珊缠着了。

    徐珊珊一直站在门口,她想要听听赵海鹰到底在和父亲说什么,可是玻璃的隔音效果太好了,什么也听不见。见赵海鹰出来,徐珊珊直接冲过去,笑眯眯地说:“你刚刚和我爸爸吵架了?”

    “徐小姐,我在上班,在工作……”赵海鹰有些不耐烦。

    “我知道。我也不是来玩的,我最近在做一个金融的艺术主题展览,所以来这儿找点灵感,要是影响你了,我马上走。”说着,徐珊珊起身做出要走的姿势。

    赵海鹰这才觉得自己方才有些过分了,赶紧道歉,不过他现在真的没心情应付这个徐珊珊。

    “我理解,金融行业起落瞬息之间,千变万化,从业者普遍压力特别大,这是我这几天观察下来最直观的感受。”

    一听徐珊珊这么说,赵海鹰可算是有种解放的感觉,他站了起来:“是啊,理解万岁!那个,徐小姐,现在我有事要外出了。”

    没想到徐珊珊也站了起来,跟着赵海鹰跑了出去,坐上了赵海鹰的车,还主动当起了司机。

    一时间,两个人都安静下来了。

    徐珊珊看着身边的赵海鹰,首先开口:“赵海鹰,有些话现在和你说可能不太合适,但是我也不想再等了。”

    赵海鹰一愣,感觉有些奇怪。

    徐珊珊继续开着车,脸颊泛起红晕:“刚才我撒谎了,对不起。我就是来找你的,并没有什么金融的艺术主题展览。”

    “徐小姐,我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赵海鹰有些窘迫。

    徐珊珊微微一笑:“是的,我不想让误会、误解、猜测或者各种随机的因素,在每一次的等待中滋长了。所以我今天想把话说明白,我喜欢你!”

    话音一落,徐珊珊猛地刹车,赵海鹰满脸的震惊。

    徐珊珊看着赵海鹰,继续说道:“如果你讨厌我,或者觉得我们之间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你就下车,这儿离你的目的地不远,走过去五分钟。我给你一分钟时间考虑。”

    赵海鹰依旧沉默。

    徐珊珊直言不讳:“我知道你谈过一个朋友,现在人家已经结婚了。海鹰,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机会尝试一段新的感情呢?”

    “开车吧。”赵海鹰缓缓地说。

    徐珊珊两眼放光,激动地欢呼。车子启动,伴随着徐珊珊的笑声,缓缓前行。

    自从向赵海鹰表白后,钱青青就发现赵海鹰好像在有意躲着她。所以,没事儿的时候,她就来找吴一白,想从吴一白那儿套点消息。有一次,钱青青无意中听说吴一白采访过东方电视台里的人,这下她简直把吴一白当成赵海鹰一样膜拜,每天可怜巴巴地恳求吴一白,死缠烂打,软磨硬泡,就是想去东方电视台实习。但是东方电视台可不是谁都能去实习的,无奈之下,吴一白只能找师傅开口,帮钱青青争取到了实习面试的机会。

    一听到这个消息,钱青青那个激动啊。可是,电视台人才济济,她的资质并不算优秀,除了认识吴一白、赵海鹰之外,也没有什么人脉。不过,她无意中听到几个编导正在商量如何请徐瀚之来当嘉宾的事情,但是电视台的编导哪里能和徐瀚之搭上关系。钱青青为了留在电视台,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把这件事情给包下来了。主编一听,直接让她开始实习,第一个实习任务就是落实徐瀚之作为节目的嘉宾。

    可是,钱青青哪里认识什么徐瀚之啊,甚至连见都没见过,她唯一知道的就是徐瀚之是赵海鹰的老板。所以从电视台出来后,钱青青直接跑到了赵海鹰的单位。

    “海鹰哥,有大事求你,这一次你不帮我,我就死定了!我能不能顺利留在电视台工作,就靠你了,海鹰哥!”钱青青一见到赵海鹰,拉着他的手,苦苦哀求,“海鹰哥,你知道吗?我现在在《东方直播室》节目组实习,那是我最喜欢的对话栏目!”钱青青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

    钱青青把电视台想要邀请徐瀚之当嘉宾的事情告诉了赵海鹰,并且恳求赵海鹰帮忙。又是撒娇,又是卖萌。这时,徐珊珊正好走进赵海鹰的办公室,看到了这一幕,脸色立刻晴天转阴,质问道:“你们干吗呢?”

    钱青青转身,看到徐珊珊,惊讶地说道:“是你?”她显然也不怎么高兴,她不明白为什么徐珊珊可以在赵海鹰办公室出入自如。

    钱青青松开了赵海鹰的手,冲到徐珊珊面前:“你怎么会在这儿?”两个女人一台戏,这场戏的男主角站在一旁,怕钱青青惹事,赶紧介绍道:“她是我们徐总的女儿,今天……”

    一听到“徐总”两个字,钱青青眼睛突然放光,立刻喜笑颜开地拉住徐珊珊,“姐姐,姐姐”地叫着,叫得徐珊珊心里直打鼓,警惕地问道:“你干吗?”

    钱青青的反应让站在一旁的赵海鹰大跌眼镜,紧接着,钱青青就把赵海鹰赶出办公室,说要单独和姐姐说说话。

    徐珊珊眼睁睁地看着钱青青把赵海鹰推出办公室,锁上了房门。

    让赵海鹰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徐珊珊和钱青青居然手挽着手笑呵呵地从办公室里走出来。徐珊珊答应钱青青,一定帮助她请父亲参加电视台的专访。站在一旁的赵海鹰,看着眼前这一对十几分钟前还针锋相对的女人,觉得不可思议。

    后来,徐瀚之真的答应了女儿,接受钱青青的邀请,参加电视台的节目。这足以看出徐瀚之对女儿的疼爱程度。

    很快,由徐瀚之作为嘉宾的新一期《东方直播室》节目,在东方卫视黄金时段播出。街坊邻居听说赵海鹰的老板上电视,都很好奇;加上这档栏目还有钱青青参与制作,大家的积极性就更高了,纷纷跑到孙明芳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

    所有人都在赞扬钱青青有本事,老娘舅满脸春风得意,也不说话,只是不停地傻笑。孙明芳看他高兴得过了头,就知道有事儿,一问才知道,原来老娘舅最近投资了蚁神宝,这让他赚了不少钱。据说,蚁神宝的收益特别快,投资个几百块钱,没几天就能成倍地赚,说得孙明芳心里直痒痒,这简直快赶上她一个月的营业额了。要是从前,她肯定二话不说直接就把钱投进去了,不过现在的她还算是比较理性,这主要得益于赵海鹰,赵海鹰曾经多次给她灌输思想,提醒她投资之前必须亲自考察,确定没问题再往里面投钱。孙明芳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先试试蚁神宝的产品,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再做决定。

    蚁神宝不单单让投资者得到了收益,同时也满足了很多熬夜的工作者的需求,宣传功效里面有一条就是帮助熬夜者重获新生,这说的不就是记者这一行业吗?这不,吴一白专程去采访方大力,想要具体了解一下蚁神宝的功效,可是对于一些关键问题,方大力的回答都是含含糊糊,似乎刻意在回避什么,只对宣传、做广告的信息感兴趣,这让吴一白相当不满意。他看着方大力给自己的资料,全是各种奇效,记者特有的敏感性让吴一白觉得似乎有点不对。就算真如宣传的那样,果真有奇效,吴一白也不想人云亦云,他要找到新的角度来让老百姓重新审视这个“神药”。不过离发稿日期越来越近了,他却找不到思路,正发愁呢,一抬眼,就看到同事的桌子上放着的蚁神宝,不用说,又是一个熬通宵的夜猫子。好奇之下,他问同事:“效果怎么样?”

    同事抬起头,指着自己硕大的两只黑眼圈说:“你自己看效果怎么样。”

    吴一白晃了晃手里的蚁神宝盒子,这小小的褐色液体果真有那么大的奇效吗?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他要亲自尝试一下这个被神化的东西。他倒出一小瓶盖的蚁神宝,用舌头尝了尝,记住了这种味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