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八章 皇后初体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八章 皇后初体验 (第2/3页)

壮成长,再进入掖庭,与晋王相遇!一切都象是冥冥中安排好的!”

    姬揔持也笑说:“对呀,农村土地庙对联说:命运由天定,处世善先行!属于你的终究会有,不属于你的不要强求。莫问前途富贵,只管行善积德!”

    武后又问她最近做些什么,她说自从永徽以来,遍读佛经,把玄奘翻译的佛经几乎都读了一遍,研寻妙理,穷核指归,做到七觉五根,四勤八正!

    武后饶有兴趣地说:“我年幼就热爱释教,归心彼岩,务广三明之路,思崇八正之门!还专门读过几年佛经。”两人又热烈地讨论起佛经来。

    姬揔持最后试探性地问:“听说令尊已经追赠为周国公?妾的封号理应让给令堂才是啊!”

    武后急忙回答:“不可,夫人既然是陛下的保傅,也就是我的保傅,没有夫人就没有陛下,没有陛下哪有我的富贵?我视夫人与阿娘同尊,怎能相让?”

    姬揔持说:“佛说放下一切就是修行,放下执着,永离盖缠,请皇后不要推辞!”说完行礼而去。

    武后在后呼道:“哎,夫人,夫人!”见姬揔持已经出宫远去,武后自言自语道:“夫人真是识趣之人啊!”

    姬揔持回府后立即请宫教博士代写了一张关于改封自己为鲁国夫人的奏表,上交中书。

    李治收到后,当着武后的面批示“不许,敕”,说:“关于不许改封的原因,朕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不再劳烦重述。”

    武后恭敬道:“妾尊旨。”过一会又说:“阿耶已经由应国公改封为周国公了,阿娘还是应国夫人,也应该改封才是!”

    李治答:“娘子想改什么名号?”武后道:“既然周国夫人已经名至实归了,不可更改,阿娘就改封为代国夫人吧!”

    李治点头同意。到十一月底,经政事堂讨论,礼部承旨改封应国夫人杨氏为代国一品夫人。

    姬揔持和其他内外命妇都到代国夫人府弟拜贺。杨夫人母因女贵,高兴得合不拢嘴。只有武顺闷闷不乐。

    不久,李治主动加封武后的姐姐武顺为韩国夫人,武顺乐开了花。

    武后能够成功,与拥武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事成后,拥武派都得了褒奖。

    李义府被拜为中书侍郎,礼部尚书许敬宗更是得到帝后的双重信任,每日待诏于武德殿西门,以备顾问。要知道武德殿与两仪殿、承庆殿在一条东西线上,属于内朝,不是帝后信任的人是不能进入的。

    许敬宗知识渊博,应答敏捷,自贞观已来,朝廷所修《五代史》、《晋书》、《武德实录》、《贞观实录》、《东殿新书》、《西域图志》、《文思博要》、《文馆词林》、《瑶山玉彩》等都是他负责修成的,一人就可以起到百科全书的作用。

    武后向他请教了许多问题,包括王、萧的处置问题。他引经据典,讲了一些后妃被废掉后的下场,比如皇后赵飞燕的故事,劝武后说服李治照典故办理。

    武后记住了几个典故,讲与李治听,李治听得津津有味。

    武后话锋一转,说:“按王、萧的罪行,理应处死,但陛下仁慈,只是囚禁。现在过了一个多月了,她们活得很痛苦,生不如死!妾觉得长痛不如短痛,让她们解脱苦海,后宫也少了许多纠纷,陛下意下如何?”

    李治手捋龙须,左右思忖,默然良久,不置可否。

    翌日,李治散朝后对张内侍说:“近日天气阴冷干燥、寒风刺骨,朕想到掖庭宫去走一走,看看王、萧囚室。”

    张内侍一惊,对道:“那种地方怨气冲天,不去也罢!只怕去了令大家伤神动气呀!”

    李治不悦道:“你,我家老奴,岂不知我意?”

    张内侍眼珠子一转,连忙答应:“哎哟,老奴糊涂,这就去准备!”

    张内侍会同唐中监吩咐手下一干人马,准备木辂步辇,请大家上车,前呼后拥向掖庭宫驶去。

    到了偏僻的掖庭别院,李治弃车辇步行,命众人原地等候,自己一人走进别院。看守别院的内给使小猴子机警地四处张望,侧耳倾听。

    李治进得院来,但见囚室封闭得极为严密,只从墙壁上打一个孔以通食器出入,连个天窗都没有,就象碉堡一样,室内全天都是黑暗的。

    李治想起过去与她们一起渡过的快乐时光,不禁黯然神伤,呼喊道:“皇后、淑妃,在哪里?”

    王、萧过了几十天暗无天日的日子,衣衫褴褛,唯求早死。

    忽然听得李治的声音,恍如隔世,王、萧不禁喜极而泣,爬到孔口,用尽全身力气对道:“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哪敢还有尊称,名为皇后、淑妃?”

    二人悲咽不止,又说:“陛下若念畴昔,使妾死而更生,复见日月,乞署此地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