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15章 睥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015章 睥睨 (第2/3页)

下却突然大放异彩,对内开科举,兴农业,建东都,修粮仓,对外开疆拓土,东征东北,西通西疆,为帝国如今的版图打下扎实基础。

    曾经因为开科举废九品官阶一事,当时还是二殿下的杨业几乎触动了整个圣元王朝门阀望族的利益,再加太子殿下原系人马暗中积攒实力,准备以武力谏先皇,废黜二殿下改立四殿下蜀王为太子,皇位风雨飘摇。

    平时闷不做声的二殿下却展示出了让整个王朝震惊的实力,先是深得先王信任的第一国公杨素宣誓效忠二殿下,并假传圣旨处死蜀王。

    后是王朝第一武将李叔德率玄霜重骑入京表示支持,二殿下下令屠尽太子一系人马,杖毙半数反对朝臣,那一夜京都血流成河,震惊天下。

    那役之后,先皇离奇病逝于宫中,二殿下登上以鲜血铺就的王位,在二殿下的铁血镇压之下所出政令再无人敢发出反对之声。

    但王朝的朝堂却也空出了大半,在王朝的半壁江山将垮的时节,二殿下的科举制却让无数寒门庶族看到了进入王朝上层的希望。

    一个个璀璨将星文坛明珠冉冉升起,一时间天下英才辈出,迅速填补了朝堂空白,成为王朝的中流砥柱,竟是比先皇在世时更为齐心,也是那时当今陛下赢得了整个王朝的效忠。

    之后这数十年的王朝强大,又一次证明了当时二殿下的雄才伟略。粮仓丰盈,国泰民安,版图辽阔,王朝出现空前盛世。

    没有人会忘记这些,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世事如何变换,很多人都会记得是那个看上去普通,但实际心中自有一番壮阔天地的男人造就了如今的太平盛世。

    尽管他自皇后离开之后便再不理朝政,但正是这样伟岸的他,才给了圣元王朝人民包容任何事情的气度;没有他,断不会有这些人的今天;

    没有他,也绝不会有王朝如今的鼎盛,与其说圣元王朝造就了他,不如说是他一手开创了圣元王朝如今的景象。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没有傻子,所以自然不会有人率先开口。

    “你们都说说吧,此事该如何处置,太傅,你先说说你的看法吧。”大帝朝着大殿中唯一一位落座的老人说道。

    老人身穿一身重甲,须发皆白,但即使坐着也是身体笔直,一身铁血气势含而不发,不怒自威。

    能在大殿上落座还敢身穿重甲的人,圣元王朝除了当今陛下的世叔靠山王杨木外自然再无别人。

    老人能有今天,靠的当然不是在皇室中最不值钱的那点血缘关系。

    老人的今天可以说完全是用无数功勋卓著的战功换来的,从先皇开始到如今大帝,靠山王杨木为圣元王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世功勋。

    当年的王朝统一之战,几年前东征高句丽王朝,均是由杨木指挥,每场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树立了他如今圣元王朝定海神针的地位。

    可以说圣元王朝军方,只要老人在一天,王朝就可屹立不倒。

    更难得的是老人虽然性子火爆,但却一生对杨家皇室忠心耿耿,为了杨氏王朝的千秋万代鞠躬尽瘁。

    当年甚至差点起兵踏上天下最神秘的道门圣地龙虎山,要不是先皇竭力劝阻,老人真敢挥兵相向,就是这样一位不敬天地,不怵鬼神的火爆军神却唯独对杨氏王朝尽心竭力。

    虽然偶尔也会脾气上来在大殿拔刀,但哪次不是为了圣元王朝的未来兴衰,这一切陛下自然看在眼中,所以曾放言:“只要杨家子孙在位一天,可不敬天地,不敬鬼神,但唯独不可对老人不敬。”

    杨木从座位之上缓缓起身,就如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神情平静道:“虽然据史书记载,每次有神迹降世,都会兴起一位帝王,前有始皇汉帝,后有先皇登基,真龙缠身,但陛下也知道老臣从不信神。

    我只信杨氏王朝会千秋万代和手中这对水火囚龙棒,不管他李叔德是不是不是什么真命天子,只要陛下给老臣五万大军,就算国公战力无双且有玄霜重骑,老臣也定要让他李家灰飞烟灭。

    老夫纵为千夫所指,死后永堕地狱,也可保王朝江山永固。”

    老人铮铮铁骨继续道:“陛下,恕臣直言,这时候万不是心慈手软之机,只要我王朝尽起精兵,就算他重玄道庭倾力相助李家也未必能成事,只要永绝后患,我王朝千秋万代自勿用言说。”

    站在老人对面一位身穿尚书右仆射官服,须髯极为漂亮的中年男人微微行礼,皱眉说道:

    “陛下,国公大人有恩于我王朝,且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辅助陛下,从未有过二心。此刻贸然因为神迹就对其下手,一个不好怕是惹起千夫所指,动摇国之根本呀。

    我们不能因为区区一个神迹就自己乱了手脚,况且国公坐拥玄霜重骑,此次又去了太原府,京都离其路途遥远,鞭长莫及,等到我们兵临城下,怕是国公跟几个公子早已逃走,斩草不除根,还会有后患。

    老臣认为此事可从长计议,慢慢谋划,先下旨招国公以及几子入京,您不是还说要把公主许配给李玄霸吗。到时候他要抗命,我们起兵也占了道理。

    如若他托病不来,可先将其官职削掉,让其子继承,国公有四子,到时我们在旁推波助澜,不愁他子嗣为争国公位置不会自杀残杀,届时只有他一个孤寡老人,我们再从容下手也不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