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九章 好个锤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九章 好个锤子 (第2/3页)

,百姓安居乐业,使我大秦江山万世永固,如此方能上不愧对父皇,下不愧对天下百姓。只是……”

    “只是什么?”李阳问道。

    扶苏叹了口气,有些失落的道:“只是……父皇说我这是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缺少刚毅果敢之性,所以时时不满。”

    李阳一笑:“殿下不必忧愁,此为国为民之心,无比之难得可贵,只不过是殿下以往方法用错,这才会被陛下误解。”

    扶苏一听,豁然一喜,急忙道:“太傅没有骗我?你真的觉得我之志愿并无不妥?”

    李阳点点头:“臣怎会欺骗殿下呢,作为大秦长公子,殿下有此忧国忧民之心,将来必会是大秦之福,万民之福,此志何其可贵。”

    李阳此番言论一出,就是连一旁的王詹事都是感到喜出望外。

    扶苏显得有些激动,以往一直被父皇否定,今日意外的得到了李阳的认可和欣赏,这对他来说可是十分意外的事,同时也让他极为的振奋。

    其实,扶苏经过今日的早朝,他也对李阳的治国理念也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无论是他编著的《公法》,还是今日朝上出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无不是在为百姓生计着想,也就是说,这位李中丞,其实他的治国之略,也算是仁政。

    只不过,这位李中丞所施的仁政,能得到父皇的支持和赞同,而自己提出来的仁政策略,却总是被父皇驳斥。

    这一切,可不就是李中丞口中所说的,方法用错了吗?

    想到这里,扶苏赶紧拱手一礼:“还望太傅授我治国之学。”

    李阳微微笑了笑:“治国之学,无从学起。”

    “啊?”扶苏一愣,满脸问号。

    此时的他,真的有些懵逼,完全听不懂李阳的话了,好奇的问道:“太傅此言,是何意啊?”

    李阳道:“治国之学,与儒家学说大有不同啊,儒家学说,全在诗书典籍当中,只需每日用功读者,这儒家要意,自然全部学得。可是,这治国之学,乃是术,是办法。何为办法?办法就是能解决因难的计策。所以,治国之学,无从学起,唯有一途,那便是靠做!”

    “做?”扶苏迷茫了。

    李阳点点头:“没错,唯有不断去做,去尝试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大秦眼下之困难,这治国之本领,自然而然便学会了。”

    李阳可是在来太子宫之前,就已是想得非常的清楚了。

    这位公子扶子,论学识,恐怕李阳自己都比不过,毕竟人家从小就跟着儒家大学士淳于越学习,什么诗经古集没有学过呀,总不可能自己还教他读书吧?

    而且,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