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章 重在参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七章 重在参与 (第2/3页)

凭借着最大年纪秀才这一称号,当选了本地文人之中的领袖。

    若是说东京汴梁城内,文人雅士众多,能够当选其中文人领袖乃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可是高阳县一个边陲小县,王白正他们的这个圈子里的人恐怕还没有一个大户人家里的奴仆多呢,作为领袖,无非就是吃饭请客,游乐掏钱,最后被人尊敬一下而已。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这是王白正人生之中为数不多的闪亮时刻之一,你看知县大人在这关键的时刻,这么多人,第一个就想到了自己,这是何等的荣耀。

    王白正急忙站起身来,慌乱之中差点把桌子碰倒,然后对王全早拱手道:“知县大人,学生再次。”

    王全早道:“我早问白正大名,如今以诗词祭拜范夫子,便以白正为先如何。”

    王白正大喜,再次失礼,也不客气,一口答应下来。

    终于 到了这最关键的时候,王白正激动的浑身发抖,恨不得把自己刚才想的一首七言律诗倒豆子一般倒出来,但是诗词嘛,要是就这么站着说,显着没有腔调,有点不值钱了。

    王白正离开座位,摇头晃脑,在花园中来回踱步,心中想着自己走多长时间再把这首诗说出来最好,对了,古人曹植七步为诗,那自己便走六步好了。

    如此想着,王白正掐着自己走的步子,走了六步之后,便可是把自己心中酝酿已久的七言律诗背了出来。

    不得不说,王白正能够当上一县文人之首,还是有些水平的,一首七言律诗做的对仗工整,音律呼应,任谁都挑不出毛病来。

    但是,王白正的缺点也就在于此,写诗嘛,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什么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想要做诗,拿来往上套就可以,可是这样的诗句读出来,空洞无味,丝毫没有感情,如同鸡肋,如同嚼蜡。

    王白正可不觉得如此,读完之后洋洋得意,王全早看见人家王白正如此用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于是报以热情的微笑,以资鼓励。

    有了王白正开头,可就了不得了,王白正身后还有好一帮秀才想要在王全早前面露脸呢,于是接下来的场景就好看了,就像课堂上学生抢答问题一样,各大秀才们你刚说完他就站起来接上,而且形式都和王白正差不多,都要摇头晃脑走上两步,生怕自己磨叽的时间不够,县令记不住自己,直到自己走累了,才能把自己的文章说出来。

    这样一来,一个人要耽误盏茶的时间,而排队作诗的人足有十来个,一下子就把时间排满了,别说什么时候轮到刘猛辰,就算任凭这些秀才们排队把诗都说完了,恐怕也要等到天黑了。

    这下刘猛辰等人轻松了,一个个慢慢的一边喝茶一边看着凉亭外面的秀才们表演才艺,其实不光他们,坐在最外围的徐德善等人也轻松了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