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赶赴应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章 赶赴应天 (第3/3页)

得清净了不少。

    应该说:这些人的询问太像配合自己了,自己真的会有这样的运气?比较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这确实是濒死幻境。只有小说之类的故事才会有所谓的“无巧不成书”,现实中哪有事事如意?只是仔细思考的话,似乎又未必没有内在的逻辑在当中。

    一个没有家族背景的穿越者在明末乱世开创新王朝,那最大的比较优势就是军事乃至教育上的创意了。当然并非所有现代人都热衷这套,但没有这套脱颖而出的可能性太低,很可能就会被淘汰了。有这样的考核方式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嘛。

    天亮之后,张宅也并没有前来送饭。可是那少女使者负责的一行少年却请来了清苑县当地不少驻军前来“护送”着杨天向保定府的方向行去,闹的整个张宅不少人都颇有悔意。

    “都是你!说什么这次肯定没戏,这下可好。因为这一次,不知道以后我们要损失多少鸿运!”

    “好了好了!大家都没经验。。。”

    骑队护送下马车上的杨天则没有再去关心这些远去的声音,而是打算再仔细认真看看这所谓的新朝究竟与古代有了多大变化。

    从田间劳作的看似并不似现代社会肉食供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气色的农人,再到那崎岖不平的土路,还有减震装置和转向装置都没有的双轮马车。县兵们身上十分寻常而有几分陈旧肮脏的灰土布衣装、古人一般的头巾。当然还有那火绳在外的鸟枪。这一切面貌都没有体现出多少完全与众不同的“新时代感”,同那些学生干部模样的应天府新城代表截然不同。

    护送杨天的那些县丁们在聊天中闲谈到现在的保定府同几十年前相比是如何的繁华、新城扩建了多少,人丁增加到外城变内城云云。然而当来到距离传说中的“保定府车站”没有多远的“保定新城”的时候,杨天可完全看不出新在哪里。

    从行人的装束打扮再到城墙乃至城内那典型的不能再典型的青砖街道,哪怕同民国时期的近代一线城市相比也是太过传统落后,按张凡的估计甚至可能根本比不上旧时唐汉长安、两宋汴梁那样的一线古代城市。一些疑问自然而生:有这么先进的教育与选拔理念,建国四十多年还这样落后,可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