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九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第3/3页)

    “李丞相的意思是茅爱卿所言在理,朕是无道昏君,横征暴敛,涂炭天下生灵?”

    嬴政撇开杂念,目光深邃的看着李斯,语气不温不火道。

    李斯当即跪了下去,连忙请罪道:“陛下,臣万死也绝无半点不敬之心。”

    “喔?那朕就不解了,李丞相之前所言何意?”

    嬴政看着跪在大殿之上,匍匐颤抖的李斯,冷冷质问道。

    虽已是冬季,可李斯感觉自己的后背衣衫皆被汗水浸湿,他知道陛下这是在逼自己表态。

    陛下不喜欢这个模糊两可的回答,自己实在太自作聪明了。

    “陛下,中南半岛土地肥沃,地域广阔,若能入秦,不亚于巴蜀天府之地,成为大秦帝国又一座粮仓。”

    李斯匍匐在地,不敢再耍滑头,连忙道。

    “陛下,我泱泱大秦,幅员辽阔,人丁兴旺,陛下雄才大略,蒙将军能征善战,区区中南蛮夷岂能抵挡大秦之兵威,臣觉得李丞相所言在理。”

    “陛下,中南地处大秦南方,南方不定,必要军队布防,若能一举定鼎中南,自此大秦南方再无边患,实乃千秋伟业。”

    “陛下,臣赞同。”

    李斯入秦已有数十年,位极人臣更是近十载,朝中门生故吏遍布。

    他一开口,当即那些原本静观其变的大多数官吏,有一半都出言反驳御史大夫茅焦,支持帝国南征。

    “你们觉得呢?”

    嬴政吧目光投向那些仍旧静观其变,想要两不得罪的大臣,询问道。

    剩下的一半群臣见陛下把目光投了过来,当即低下头。

    “陛下圣明,臣赞同南征,毕其功于一役,为后世子孙永绝后患。”

    他们无不是满腹经书,混迹官场数十载,到了现在若还看不出陛下决意南征中南半岛,一劳永逸,那他们就白混了。

    “茅爱卿你看?众志成城,你这样让朕很为难。”

    嬴政至始至终没有一句话说要必须南征,可只是寥寥数语,便瞬间逆转局势,孤立了那些反对南征的大臣。

    茅焦苦笑一番,心中深深叹了一口气。

    陛下雄才大略,携无双圣主之威仪,在朝中一言乾坤独断。

    自己只不过是尽一份身为臣子的本分,至于陛下如何采纳,那便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了。

    “陛下圣明。”

    滔滔大势,非他一人所能改变,若是一意孤行,只会让陛下不悦,各部同僚不耻。

    身在朝局,若不能认清大势所趋,那自己这个御史大夫早就退位让贤了。

    既不能改变,如今需要的是上下一心,满朝文武一致对外,早日结束战争,才是上策。

    “茅爱卿,中南半岛蒙恬只带五万大秦锐士,后勤朕也派了五十万刑徒供应,先前三十万劳役只是赶时间,待刑徒接替之后,他们皆会回乡安心种田。”

    嬴政看了一眼有些落寞惆怅的茅焦,意味深长道。

    茅焦听闻,楞了楞,然后看着嬴政道:“陛下,五万人是否欠妥?闵越,瓯越两地大秦起举国之力,以五十万之师,打了十年方才稳定下来。”

    “中南半岛广阔,渺无人烟,险山恶水更胜百越之地数倍。蒙将军虽是名震天下的绝世名将,可这也有些太草率了吧?”

    嬴政看茅焦态度大转,先是反对自己南征,见事不可为,又开始为南疆战事忧心忡忡。

    这样的股肱之臣,才是大秦所需啊!

    若是大秦满朝文武皆如此,何愁不能征服四海?荡清夷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