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 初试啼声 第七章 “常胜”的鸟居耀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卷一 初试啼声 第七章 “常胜”的鸟居耀藏 (第3/3页)

,图谋不轨”,由此掀起了“蛮社之狱”(或称“洋学党之乱”)。

    所谓“蛮社”,就是指渡边华山等人创建的兰学研究会“尚齿会”,因为当时称西洋人为南蛮人,所以又名“蛮学社中”。当时因为兰学的内容已经由荷兰书籍扩大到整个欧洲书籍,所以兰学渐渐被称为“洋学”。

    鸟居做事如何不好说,但做官绝对是一流的,时机选的准、下手对象也选的更准。

    天保八年(1837年)七月,美国商船莫里森号来到扶桑,以送还扶桑漂流民为名开进浦贺要求通商,因为《异国船打拂令》遭炮击退走,后来又在萨摩山川遭到炮击。

    东亚文化氛围造成了学者普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以渡边华山、高野长英为首的兰学者纷纷向幕府上书,认为此举过于蛮横会遭到世界各国的谴责,希望撤销《异国船打拂令》。

    此时的江户时期四大凶作(农业大饥荒)之一的“天保凶作”(1833年至1839年)还在持续,各地的“一揆”(暴动、起义)此起彼伏,各地下级官吏、学者纷纷上书要求幕府“改革吏治、惩治奸商、开仓放粮”,幕府焦头烂额,哪里还顾得上小小一艘外国船的事情。而且幕府此时因为“大盐平八郎之乱”对有影响力的学者已经非常警惕了。

    “大盐平八郎之乱”发生在天保八年(1837年)二月,下层武士、农民、町民、秽多、非人共同参与,檄文“四海穷困,天禄将终,小人治国,灾害并至”、“为天下计,我辈甘冒灭族之祸,结集合志,诛殃民之官吏,戮骄奢之富商,发其窝藏之金银粮米,散于无田少田之人”,烧毁房屋三千多家,占大坂市区面积的五分之一。虽然当天就镇压下去,但影响非常深远。

    暴动后,各地以大盐平八郎之名的“一揆”蜂起,同年4月.备后国(广岛县)三原郡爆发了起义,起事者打着大盐弟子的旗号,跟广岛藩军激战。同年6月,越后国(新泻县)柏崎又有自称大盐弟子的国学者生田万,散发檄文,掀起暴动,攻打幕府代官的邸宅。其余小型“一揆”不胜列举。

    因为大盐平八郎是著名学者,所以幕府对有影响力的学者非常不放心。

    此时是天保十年(1839年),大盐平八郎事件刚刚过去两年。幕府老中水野忠邦收到鸟居耀藏的检举,立刻派人查抄“尚齿会”,果然从渡边华山的私人笔记中找到了对幕府的诸多不满言辞,因此兴起大狱。其结果是包括渡边华山、高野长英等二十余人被逮捕,小关三英“畏罪”自杀。

    “蛮社(洋学党)之狱”后,兰学者受到重大打击。

    之后鸟居耀藏对洋学者再次出手。天保十三年(1842年) 鸟居耀藏等人检举被幕府召来江户“制造枪炮、改革兵制、传授西洋炮术”的高岛秋帆,罪名是“阴蓄私兵、图谋不轨”。十月二日,高岛被鸟居耀藏逮捕。这其中也夹杂着鸟居耀藏和江川英龙的一点私人恩怨,高岛是江川推荐的,而鸟居耀藏之前在“蛮社之狱”事件里和江川交恶。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