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章 杜康(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六章 杜康(2) (第2/3页)

康家在鱼塘不远处,数息之距,他用竹林围了一片空地,他的老黄牛带着子女在那悠然的吃着“鱼草”,鱼草是桂林的一种杂草,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他们这边将其称为鱼草,是他们这边一直用来饲养牛羊的植物,甚至还专门的进行种植。杜康家也是被竹子包围的,竹林下有牛棚,甚至有那么一刻我羡慕那群牛,甚至连羡慕都不止,羡慕到了让我觉得我都不如它们,他们是一群不俗的牛,苏轼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它们是雅到极致的,玩耍在竹林,居住在竹林,我曾试图靠近它们,它们却不曾搭理我,直到我的手摸上他们的头,也未曾正眼瞧过我,你看,这就是雅士与我这等俗人的差距。这边的鸟兽鱼虫都不怕人,我无数次的近距离接触过飞鸟,抚摸过鱼塘中的鲤鱼,将蜻蜓停留于指尖,看鸣蝉震动的鼓膜,与蟾蜍的对视,与每只猫狗打招呼,这都是使我快乐的,使我从城市的牢笼中脱离的,这几日我未曾碰过手机,哪怕是对着稻田发呆,那都是令我愉悦的,没有了城市里快节奏的鞭笞,每日里乡亲们都做完自己的事,中午和晚上便聚在某位家里,一起喝着自家的佳酿,一起扯着嗓子光着膀子讨论着最近发生的事,交流着怎么种的稻谷能够大丰收,怎么养的猪能够肉质紧实,以及谁家老黄牛又生了个小犊子,这些家常,是通过门眼看不到的,是互联网上查不到的。

    乡下是有月亮的,星星还是会眨眼的,蚊子真的比城里大,蛙咏蝉鸣虽然喧哗但能让人入眠的,到来这几日,我也不再失眠,早早地睡去,早早地醒来,没错过朝霞,也没错过日落,能跟后面刚长出来的竹子打声招呼,跟房屋后的老黄牛道句晚安,对我这样被城市所锁住更被自己锁住的人而言,这几日的自由,真的是极好的。

    七月二十四日是这边的“社日”,这边的社日是极其隆重的,头一日家里的家主就到石龙镇上去采购了各种所需物品及菜品,杜康家就是准备了八只猪蹄,不知道多少只鸡,也不知道多少只肉狗,甚至比我这样孤僻的人过年还隆重。来的人也多,午餐晚餐都是,三姑六婆到会到访,他们的礼节也不似桂林那般的繁缛,来人都是空手来,饱腹走,甚至路过,都会被拉过来喝上两杯,那不是豪爽,也从不压酒,就是正好你路过,我有酒,咱喝上一杯那种甚至可以称做顺其自然,这种感觉,挺好。

    这盛似桃源胜地一般,若可以,我也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居于竹林地,夜在竹林息。

    社日之后便是田慧的忌日,我们一同站在墓碑前,杜康轻轻的说道:“真快啊,三年了。”我点了点头:“是啊,三年了。”因为杜康他们的习俗,若有人离去,三年内只能是土坟,不能立碑,不能修坟,所以三年内都是杜康一人在这守着,可除了我和杜康,谁都不知道,其实这只是座衣冠冢,一座空坟。田慧就在杜康家旁不远,尽管是土坟包,却没有任何的杂草,杜康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