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采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采石 (第2/3页)

及时向离青石最近的博浪沙靠拢,几乎和回头的赤旅同时赶到博浪沙。不过赤旅人数众多,扶风营又辨不清博上情形,迟迟不敢发动。一直到海雾散去城守们退入灯塔,扶风营才在赤旅背后突击,一举消灭赤旅大部。这几个时辰的待机,便是城守们的性命和朱越身上七处伤口和一条断臂的代价。然而,博上的灯是一直亮着的。这就是朱越说“来得不算晚”的缘由——这一战,为的不就是博上灯么?

    但是航灯不灭,又能如何?商军没有再次攻击灯塔,倒是后方改变了主意。第三批来自淮安的粮船在坏水河口掉头南返,那时候,博浪沙上的灯火还是亮的。那时候,守在博上的朱越和扶风营战士们是如何绝望地大声嘶吼,就好像船上的人能听见他们的声音。他们心里清楚,青石陷落了,因为别人总是不可以指望的。可那些人,那些他们以为可以依靠的人是怎么样变成“别人”的呢?朱越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他知道的是,和他一起守在博浪沙的这些弟兄,也可以变成不能指望的“别人”。

    但是他们没有,一个都没有。这就够了!朱越默默地用单手打开食盒,取出一壶酒来。山路颠簸,一壶酒洒出来快一半。他掂了掂剩下的一半,递给张思青。张思青郑重地把酒壶举过头顶,一杯一杯地斟满,洒在白石的塔基上。洒过七杯,他转向深沟的方向,又洒了一杯,那是给张羽狄的。博上的风这样大,他的心里却是火热一片。

    他知道朱越为什么带他到这里来,并不仅仅是为了祭奠他的兄长和那些与张羽狄一起战斗的人。朱越想让他明白的,他都明白,但只有在这个地方,那些道理才变得这样的振聋发聩:即使这世上有那么多的不公和背弃,也还是有着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也许平凡而渺小,却始终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用生命实践着他们的使命。只要相信这一点,他就能很好地活下去,比淮安天启那些锦衣玉食的人活得更真实更痛快!

    相信这一点的是现在所能看见的最古老的灯塔在宁州。这是理所当然的,羽人才是航海的先驱者。其实那不能叫做灯塔,只不过是垒石的火坑而已,只有在不好的天气里才会点上一把。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想一想,除去他们对于星辰的感知不算,巫人的海船上常常有着血统高贵的巫民,他们只要伸展开白色巨大的手掌,就能蜉蝣在天空上面。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导航呢?那些真正精美的灯塔都在东陆,尤其是地中三海的东岸。

    每一处的灯塔都能反映出当地的风土和资源。比如动港外小岛上的七雪塔,那是一座七层木塔,雕梁画栋。晋北地方寒凉,最出名的物产就是木材。因为天冷,树木生长缓慢,材质细密,用于建筑造船都是一等一的好材料。泉明则是铁塔铜灯,号称万年。明国产铁,锻造工艺又是东陆翘楚,这座铁塔的辉煌堪与远古时候大商的星辰殿相比——然而星辰殿五所,如今也只留下两处遗迹,不知道泉明的铁塔是不是真能够屹立万年。宛州海岸线上的灯塔是最密集的,这是因为宛州多山,地中三海是古陆下沉淹没形成的,宛州海岸尤其崎岖危险。

    另一个原因则更加实在些:宛州重商,海运河运都是命脉。涉及交通,宛州商会向来肯下重本。官道就是一个例子。说到灯塔,从和镇到青石,虽然灯塔的形制各异,却都是石塔,近年又换上了水晶灯,用的燃油也都是鲸脂,这份气派,也只有天元大内可以相比。但是商人们肯花本钱并不是因为爱慕虚荣,他们的理由很实惠:造一座塔花的钱,也许几船货物就能挣回来;可要是沉了一条船,损失的不仅是船只货物和海员,还有来去的时间,无论如何都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