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竹笋美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竹笋美味 (第2/3页)

,那就只有经验相当丰富的山民才知道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生产队都是外来户,没有自己的竹山,到我感觉学会挖冬笋之后,也曾经到外婆家,跟随表弟到山上挖冬笋,出去一整天,表弟挖到一蛇皮袋,而我却一颗都没挖到。

    毛竹的根蜿蜒生长,最前端的部位,和得也如笋状,一样肉质肥厚,味道不俗,越是竹林茂密处,越容易见到,深山人家也常采集食用,山民称为“竹节笋”。

    冬笋、春笋和竹节笋,都可以晒制成笋干,山里人每家都会大量晾晒,大量贮存。经验丰富的人家,能将笋干制成透明状,是品质最好的笋干,叫作“明笋”。

    到现在,一盘“冬笋炒肉”,依然是餐桌上最好的菜品,一袋“明笋”,已经价值不菲。

    竹子的枝和叶,同样是宝,用来生火做饭,是非常易燃的燃料,火焰很大。常被收集起来,当作引火之用。

    竹叶还是牛最喜欢食用的饲料,每当竹子砍伐倒地,总有孩童牵着自家的牛,欢快的啃食一阵。

    山民家里常常有两种扫把,一把是山里野生芦苇制成的,深秋芦苇成熟季节,芦花飞舞,将芦苇杆带着芦花一起掰回,当地人称芦苇为“疤茅”,这个过程就叫“掰疤茅”。

    “疤”是当地方言音译,是被拉扯被刺结的意思,芦苇叶有锯状齿,最容易刺伤手,划破衣服,所以叫“疤茅”。刚成熟的芦苇杆,韧性十足,再长老就脆了。所以“掰疤茅”要及时,刚刚长成还未老时才能编制扫把。

    一把芦苇杆整齐的放在一起,从芦花一侧,空出芦花,一根根的有序交织编制,最后再锁口,就成一把扫把。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往往能编制的非常整齐,看起来非常漂亮。

    另一种就是用竹枝做成,竹枝有细杈,也分两个方向生长,将一把竹枝按照细杈的同一个方向,有序的叠在一起,然后用竹篾或者铁丝扎紧,也就成了一把好用的扫把。

    为了区分,山里人将芦苇编制的称为“茅扫把”,也叫“茅帚”,将竹枝捆扎成的称为“竹扫把”,也叫“叉帚”。山里人说话习惯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