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节 条约签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节 条约签订 (第2/3页)



    “英语!德语!法语!日语!西班牙语!印地语!马来语…”

    “够了够了!”

    杨潮下命令道,有几种主要语言就可以了,八国联军其实也就说五六种语言,不需要连马来语和印地语都翻译出来,马来西亚人和印度人给他们看有什么用。

    “现在你开始修复吧。”

    机器人开始全力修复飞船动力系统,杨潮则离开了飞船。

    又好好将计划思索了一番,然后就出发去了一趟济南。

    山东的情况,比北京好多了,没有战乱,对老百姓才是最好的。

    袁世凯比上次热情的接待了杨潮,并且告诉杨潮,李鸿章最后没能改变洋人道歉的要求,当然他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较真,他更关心的是赔款问题。

    赔款问题确定后,因为暂时政府没有最高领导人,西方列强要求所有地方督抚签字保证这份条约的有效性,李鸿章将赔款分成不同的份额,向全国进行摊牌。

    各省面对赔款摊派,各督抚都纷纷说明困难,要求少承担或不承担,也只有袁世凯一马当先,主动承担摊派山东90万两。而张之洞和刘坤一则大张旗鼓表示这份议和结果,与亡国无益。

    杨潮不知道袁世凯为什么告诉自己这些内幕,其实也不是什么秘密,只是杨潮没有渠道知晓而已。但是杨潮从中嗅出了浓浓的政治味道。

    显然怎么看,李鸿章能谈出一个不割地的议和结果,都是最好的结果。历史上,慈禧确实也以此封赏过李鸿章,肯定了李鸿章的功劳。但是江南督抚中,以张之洞和刘坤一为首的大员却对这份议和结果很不满意。

    但是杨潮知道,张之洞等人只不过要造出一种大势来,那就是李鸿章谈出的这个结果没什么了不起的,极力把谈判结果抹黑成李鸿章的污点。

    原因很简单,李鸿章是淮系集团的首领,而张之洞和刘坤一是湘军系统,过去是跟曾国藩混的。湘淮势力过去在政治斗争中时而联合,时而对抗。比如搞洋务运动,他们都极力倡导,以洋务派并称。但是在李鸿章和张之洞的政治斗争一直没有停止,当然这也是做给慈禧看的,让慈禧知道这是两派人,从而不会针对他们。

    但是这真的是两派人,起码是两股政治势力。

    可以在一块搞洋务,但是一派绝对不允许另一派吃掉他们。

    但杨潮可以确定,张之洞最后还是会签字的,他们是顾全大局的,他们可是同意李鸿章当总统的,只是一定要让李鸿章不能做的太舒服,总统吗,大家轮流做,要是李鸿章做的太好了,下一届还有湘军系统什么事。

    而袁世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李鸿章,原因更简单,因为袁世凯就是淮军系统的人。

    现在还没有到签字的时候,列强不过拟定了一个议和大纲,李鸿章就一定要在签字前,把江南各地督抚搞定,让大家都签字,否则此次谈判就没意义了。

    袁世凯还告诉杨潮,给他在济南买了间院子,袁世凯的拉拢杨潮乐意笑纳,不接受反而得罪了袁世凯。

    不过杨潮没急着去自己的院子,而是跟袁世凯沟通了一番,他希望袁世凯帮他一个忙。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