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17 远行之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章 17 远行之丐 (第3/3页)

 小猴子才知道了老猴子的真正身份。

    如果说东北双城府那个是王爷,那老猴子就是王,丐王。

    丐帮自然讲究传承,在边缘化的穷苦人更需要在神仙传说、帝王将相里找精神慰藉,不然东北的占王爷供奉的怎么还有永乐大帝?老猴子就是北京“黄杆子”的领袖,也是在所有丐帮中身份最尊贵的一类,是贵族!这里的贵族不是说多有钱,而是来自血统的,在以前,可能还得喊老猴子一声“贝勒爷”。

    对!没错,北京的“黄杆子”就是自清朝由破落贫困的八旗子弟所组成,绝对的高级乞丐组织。当时丐头以及头目就是以前的王公贝勒担任的。

    老猴子就是现今的“大杆”,也就是全国的丐帮头子,既然是黄杆子,那必然是世袭的,老猴子自然是皇亲国戚的后代,老猴子的木棍也与别的丐头不一样,二尺长的木棍,上半部被漆成了黄色,下半部黑色,下面还缚着半尺长的皮鞭,被装在蓝底金丝花纹的丝绸袋里。

    … …

    老猴子笑着说:“那些所谓的王公贝勒格格,虽然血统是贵族,却也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好吃懒做之辈,结果坐吃山空,即使沦落到做了乞丐,还讲究着排场,每次出门讨饭,弄的跟官府大员出巡一样,要有一人唱曲,一人敲鼓板和之。唱曲的伸手,手背向上;敲鼓的放稳鼓,鼓板使平,这两样就是要钱要饭的暗号了。你看,王公贝勒爷要钱都不一样,他们只向商家店铺乞讨,一般是不会向住家的要的,丢不起那个脸呐,哈哈!又做又立… …商家店铺还不能给少,不能少于大钱五枚,而且店主必须在他们唱完第五句曲调前给。其实就是变相的勒索,勒索总比乞讨来的快。”

    … …

    … …

    老猴子拿出一卷黄绢布,上书“十戒”,说“这个才是祖宗传下来的真正有用的东西,可惜了!最有用的东西总是被抛弃的最快… …”

    一戒 “挑灯拨火”(拨弄是非),违者割舌;

    二戒 “点火引线”(出卖同行),违者剁手指;

    三戒 “带马上槽”(指引失主),违者挑脚后筋;

    四戒 “溜边爬垛”(偷自己人),违者剁手;

    五戒 “越边臭杂”(偷相好、邻居),违者剁脚趾

    六戒 “指人卖马”(偷东西却诬陷同行),围着剜眼

    七戒 “欺孤傲孀”(欺负外来同行),违者赔偿

    八戒 “欺花灭柳”(调戏侮辱同行的妻女),违者推潭淹死

    九戒 “顶包窝棚”(戏弄组织内的妇女),违者暗处死刑

    十戒 “八里方五里壑”(越过划定范围偷盗),违者剁腰。

    小猴子几个看的瞠目结舌,这叫真正有用的东西?割舌头、剁手指、挑手脚筋、挖眼,最后还腰斩,难怪传承不下去。

    老猴子看着孩子的表情,自然知道他们想什么,说道:“各个地方的十戒和惩罚有些微的不同,地域之分暗语也有不同,就惩罚来说,反正我知道的,惩罚大多以恐吓为主。我说的有用是这十戒限制的东西,这是规矩,是底线!没有了规矩,你们看到广州现在是什么样子了?一路走来,你们明白,规矩二字何其重要。”

    ---------------

    ----------------------

    小猴子等人还是吓的不轻。

    “猴爷爷!你是丐王啊,广州那些地方都应该听你的吧?我们去惩罚他们啊?”

    “没那么简单,这么多年了,每个地方、每一处人都是一张网,牵一发而动全身,有问题的又何止丐帮。”老猴子看着小猴子叹息的说道。“

    “那就没办法了吗?“

    “有!谋定而后动,小猴子?你是不是已经猜到了什么?“

    “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猴爷爷你还有蜂爷、鬼爷,还有那些来了又走的那些人为什么对我这么好。我只是想快点长大,学更多的本事,让自己强大起来。这样能帮到猴爷爷,也能照顾幺妹儿。“

    “呵呵!不愧是小猴子,鬼精鬼精的!“

    “走!说到老疯子,我们这就去找他… …“老猴子开怀大笑道。

    “耶!”三个小孩子高兴的跳起来,蜂爷可有钱了,可以吃好吃的,还能见到小灿。蜂爷更知道幺妹儿在哪!说不定还能见到幺妹儿…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